國乒“極端粉絲”該向國足球迷學習|封面評論
文/閆雯雯
據國家體育總局網站消息,國家體育總局乒乓球羽毛球運動管理中心2月26日發佈聲明:日前,在第34屆國際乒聯-亞乒聯盟亞洲盃比賽現場,出現侮辱、詆譭中國國家隊運動員的言行,此類言行嚴重擾亂賽場秩序,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對此,國家體育總局乒羽中心表示強烈譴責。乒羽中心將會同相關部門嚴厲打擊現場辱罵運動員的極端粉絲、藉機煽動網民情緒的自媒體博主,以及對運動員、教練員及管理人員進行辱罵、詆譭、誹謗等惡意行爲。
“粉圈”行爲大規模入侵體育的賽事,已經不算是新聞。去年以來,國家體育總局已多次召開會議談及整治體育領域“飯圈”亂象。2024年5月15日,國家體育總局在全國體育宣傳文化工作會議上表示,要清醒認識到,“飯圈”亂象對運動員身心健康成長、運動隊爲國爭光能力、體育事業可持續發展都極爲不利。2024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召開整治體育領域“飯圈”亂象專題工作會,強調要把整治“飯圈”亂象納入體育系統意識形態工作範疇。而在今年1月,國乒的隊員們先後解散了自己的粉絲羣,與不健康的“粉圈”割席。
實際上,受到影響的也不僅僅是“國乒”。跳水運動員全紅嬋也深受其害。2023年,全紅嬋由於在全國跳水錦標賽上未能奪冠,有粉絲便在網絡上謾罵她的隊友、冠軍陳芋汐。2024年,全紅嬋在澳門參加活動,被粉絲圍堵在了廁所裡,有工作人員喊話:“她被嚇得在裡面哭。”而春節期間,全紅嬋的家也成爲了當地的“網紅打卡點”,不少人前來直播,甚至還有人出動了無人機進行偷拍。
而在運動賽場上出現辱罵運動員的事情,更是賽場之恥,是運動之恥。奧林匹克格言在1895年確立時,只有“更快、更高、更強”,而在2021年國際奧委會第138次全會上,通過了另外一個詞進入這個格言,那就是“更團結”。用運動來團結世界,這是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在古希臘,奧運會召開期間是需要停戰的,任何的紛爭都可以在賽場上解決;而觀衆們,則是用鮮花和掌聲迎接獲勝者。
雖然作爲粉絲,可以有自己更喜歡的運動員,有更加支持的隊伍,但是這並沒有賦予粉絲辱罵他人的權利。就這一點來說,國足的球迷都變得更可愛了:國足輸了之後,球迷們主要還是批評國足踢得不好,敦促國足加油,也沒聽過他們罵對手。體育“飯圈”並不獨立在人們的道德體系、公序良俗之外,即便是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但也不能隨意觸碰道德和法律的紅線,否則自有人“來收你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