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窗簾之約”背後,藏着多少溫暖?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太原3月5日電(記者許雄)驚蟄時節的山西太原,天氣變化多端。清晨7時許,太原市杏花嶺區杏花紅志願服務中心的趙傑和她的夥伴們就早早動身,開始奔赴一場“窗簾之約”。

“窗簾之約”也叫“窗簾行動”,是志願者們與社區高齡獨居老人的一場約定:如果老人無恙,早上起牀就拉開窗簾,志願者們在樓下看到,就可以放心了;如果窗簾沒有拉開,志願者們和家屬、社區工作人員溝通後,會馬上上門查訪,看看老人是不是遇到了什麼困難。到了晚上,則是以窗簾拉上爲信號。

看似微末之舉,有時卻能幫大忙。這天早上,在杏花嶺區大東關街道辦事處建設北路北社區78歲老人呂平家,趙傑一行人入戶看望時,發現老人精神不振。問起來才知道老人睡不好覺,感到血壓升高,還伴有嘔吐。得知老人還沒吃早飯,志願者呂玉貴等趕緊用開水衝了一碗雞蛋湯,喂老人服下。

根據老人的症狀,趙傑打電話聯繫杏花嶺區壩陵橋社區醫院的醫生上門檢查。不一會兒,醫生就趕到老人家中。經過交流和量血壓、聽診等檢查,醫生診斷老人沒有大礙,志願者們才放心離開。

“很多高齡老人長期獨居,缺少照看,我們就是守護他們的親人。”說到發起“窗簾行動”的初衷,趙傑說。

對於志願者們來說,每個小區,哪一戶是高齡獨居老人,都要記在心裡。因爲經常入戶走訪,他們甚至連老人的姓名、年齡、身體狀況等基本情況,也瞭然於胸。志願者查看窗簾狀態的同時,還要對着窗戶拍照,傳到微信羣。每到晚間,趙傑的微信羣都能更新上千條信息。

自“窗簾行動”開展以來,這一愛心活動受到老人、老人親屬、社區的高度認可。“志願者們的服務,成爲街道、社區工作的重要補充。‘窗簾行動’已發展成集巡查走訪、組織娛樂活動、免費助老服務等的綜合性志願服務活動。”建設北路北社區工作人員張文倩說,杏花紅志願服務中心與社區衛生服務站等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緊密協作,共同構築起老年人居家養老的立體保障網,讓老年朋友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病有所醫。

隨着高層住宅小區越來越多,有的高齡獨居老人住的樓層較高,可能會看不清窗簾狀態。經老人及親屬同意,志願者幫助申請,政府出資爲這些老人家中安裝了監控和遠程報警器,方便老人遇到緊急情況及時求助。這種設備目前在杏花紅志願服務中心輻射範圍內,已經安裝498戶,成爲老人的“安全鈴”。

“開始,我們是由一些退休人員組織起來的,我們希望用這種接力式互助,讓我們的老人,也包括將來我們自己,都能得到更好的照料、更多的關愛,踐行‘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理念。”趙傑說。

令這些老年志願者感到欣慰的是,他們的憧憬正在變爲現實。從2024年起,杏花紅志願服務中心與太原科技大學、山西大學等6所大學合作,讓大學生志願者也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一場跨越年齡的愛心接力正在實現。

“在志願服務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突發情況,這對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提高會有很大幫助。”大學生志願者張博榮說,“我看到‘窗簾行動’能夠幫助這麼多老年人,感到很有價值,很有獲得感。”

11時30分許,一上午的志願服務結束,志願者們回家做飯、休息,準備繼續他們的“窗簾之約”。他們的背影消失在街巷裡,他們帶來的溫暖,留在了許多老人心中。

據統計,目前參與這一“窗簾行動”的志願者總計已達到2490多名,服務範圍覆蓋整個杏花嶺區11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鎮,服務老人1160名,服務範圍還在進一步向更大區域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