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新住民體驗食農樂趣 臺中豐原戶所推青蔥主題班
體驗蔥農種植與採收的農事過程。(臺中市政府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青蔥栽植介紹。(臺中市政府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爲落實新住民照顧服務,臺中市豐原區戶政事務所與在地生態農場合作,開辦「蔥滿幸福、豐食農趣」主題班,帶領20位新住民體驗有機農作栽植及在地食材料理,爲期3天的課程今天日圓滿落幕。
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豐原區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及豐碩的特色物產,盼透過在地食農教育,讓新住民朋友更加認識在地文化,感受豐原食農新魅力。
他說,爲協助新住民順利適應在臺生活,全市各戶所都設有「新住民單一服務窗口」,每年規畫多元生活輔導課程,內容涵蓋職能發展、在地文化、食農教育及生活通識等面向,透過豐富而實用的課程設計,協助新住民早日融入臺灣社會。
豐原戶所此次結合在地生態農場,由專業果樹青農帶領學員認識芭樂果樹與青蔥的種植技術,讓學員在輕鬆有趣的環境中建立食農知能,藉此激發新住民對農業生產的興趣,成爲投身農業職涯發展的契機。
豐原戶所主任夏秀琴表示,豐原以「水清、米白、柴幹、餅香、查某媠」而聞名,轄內因葫蘆墩圳、軟埤仔溪及八寶圳等溪流穿梭流經,土壤與水源條件優越,長年出產優質稻米、水果等農作物,其中「葫蘆墩米」在日據時期更曾被日本政府指定爲天皇御用米。
此外,當地的糕餅店也發展各式美味糕品,包括鹹蛋糕、綠豆椪、和菓子及鳳梨酥等,享有「糕餅之鄉」的美譽,透過此次食農教育,讓新住民感受在地產業特色魅力,同時活絡在地農業發展,對新住民及在地產能發展都有實質助益。
豐原戶所說,農業與人們日常飲食生活息息相關,此次課程除讓新住民體驗蔥農種植與採收的農事過程,同時結合「由產地至餐桌」的食農精神,將在地農特產品如柑橘、蔥及葫蘆墩米等融入手作課程中,讓學員將親手採收的農作,製作成兼具地方風味與創意的料理與點心,進一步加深對臺灣食農文化的理解與情感連結。
開辦課程吸引來自越南、印尼、菲律賓及中國大陸新住民朋友報名參加,獲得熱烈響應。其中,中國大陸籍新住民陳小姐表示,此次的食農戶外踏青課程最受大人小孩喜愛,從「看、聽、嗅、嘗」到各式DIY手作,除了五感俱足的享受,也留下難忘的回憶,感謝市府及豐原戶所用心規畫此次專班,讓她收穫滿滿。
民政局補充,臺中市各戶所每年開辦新住民生活適應輔導班,精心規畫實用、在地化課程,協助新住民順利融入臺灣生活,今年度共開設23班新住民生活適應輔導課程,課程內容除新住民生活適應及基本權益資訊,還有地方特色及職能前導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