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慶:我們兌現了“市場份額不掉、盈利不減”的承諾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林迪】8月14日,聯想集團發佈2025/26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財報數據顯示,聯想集團第一季度整體營收達136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2%,創下歷史同期新高。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下淨利潤同比增長22%,達28.16億元人民幣。所有主營業務營收全部實現大雙位數的高速增長,非PC業務營收佔比升至47%,業務結構持續優化。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媒體溝通會上直言:“所有主營業務均實現雙位數增長,我們兌現了‘市場份額不掉、盈利不減’的承諾。”

楊元慶將業績飆升的首要原因鎖定爲“人工智能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增長機遇”。據他介紹,在終端側,中國市場提前完成既定目標:嚴格定義的AI PC(含GPU、NPU、預裝大模型及安全機制)已佔中國區筆記本銷量30%,周活用戶比例突破40%。“AI PC換機潮大大超前我們預判。”楊元慶表示,現在,每賣3臺電腦就有1臺AI PC,未來AI PC滲透率將繼續推高至50%以上。

財報顯示,在服務器側,AI基礎設施成爲聯想ISG 36%增速的核心引擎。上季度AI服務器收入同比大漲155%,帶動ISG整體規模四年擴張四倍至160億美元。中國區服務器收入激增81%。

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透露,萬全異構智算平臺3.0已升級爲“智算中心操作系統”,單機部署的萬全AI一體機運行DeepSeek大模型吞吐量達12000 tokens/秒。

“混合式AI意味着每個人、每個企業都擁有私域AI,同時無縫調用公有AI。”楊元慶用“人工智能雙胞胎”描繪未來:AI跟隨用戶而非設備,跨終端、跨生態實時協同。中國區率先落地“一體多端”架構——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作爲統一AI中樞,已嵌入PC、手機、平板等終端,支持AI操控、翻譯、搜索、服務、筆記五大黃金功能。劉軍公佈數據:天禧生態夥伴突破2000家,AI PC中國區累計銷量已達185萬臺,AI手機營收同比增長92%,消費平板增長105%。

企業側,聯想樂享超級智能體已在內部替代30%四級業務流程,並對外輸出至伊利、陽光電源等頭部客戶。城市級超級智能體接連落地武夷山、宜昌、上海虹口、呼和浩特,智慧城市4.0進入“單體智能體管控全域”時代。針對中小企業,百應智能體提供IT運維、AI辦公、AI營銷一站式服務,成爲SSG業務20%增長的關鍵抓手。

楊元慶將底氣歸於ODM+端到端運營模式——全球30多個製造基地、十國佈局的“中國+N”供應鏈體系。中國作爲成本最優的大本營,與墨西哥、匈牙利、沙特等節點形成彈性產能,實現“全球資源、本地交付”。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鄭孝明補充,可換股債券公允價值波動導致準則差異,未來三年建議市場聚焦非香港準則利潤,“更能反映運營實質”。“沙特公共投資基金旗下Alat的20億美元投資爲Alat在高科技領域全球第二大手筆,轉股後將成爲聯想長期持股10%以上的戰略股東。沙特新工廠已動工,預計提前投產,將直接服務中東及北非市場。PC我們已是當地第一,服務器、AI、手機還有巨大增長空間。”鄭孝明表示,Alat合作將複製中國+N模式,把中東昇級爲聯想的下一個戰略增長極。

“我們說到做到,未來會把更多AI滲透率、用戶活躍度等執行指標與市場持續分享。因爲持續加大AI研發投入,才能鎖定未來十年紅利。”楊元慶透露,聯想研發重點覆蓋AI PC卷軸屏、太陽能電腦、液冷數據中心等前沿領域。ISG將針對超大規模客戶個性化需求繼續加碼研發與市場投入,直至規模效應顯現。“當AI計算佔比持續提升,利潤改善是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