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集團上財年營收近5000億,楊元慶承諾未來市場份額不掉、利潤不掉

5月22日,聯想集團發佈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2024財年全年及第四季度業績:全年收入4985億元,實現同比21.5%的增長,創歷史第二高位;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下的淨利潤同比大增36%,達104億元。第四財季,聯想集團所有主營業務實現雙位數營收增長,驅動整體營收同比增長23%,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下淨利潤同比提升25%。

2024財年,PC(個人電腦)所在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營收、淨利潤增長分別增長了13%和14%,在如此大基數的背景下,依然取得了超越大市的表現;聯想的多元化增長引擎也表現出色,推動PC之外業務在總營收中佔比提升近5個百分點,達到47%。

聯想在這一財年在全球所有大區的營收全部實現雙位數強勁增長。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對於過去一年裡聯想在外部環境的重重挑戰之下取得如此強勁的業績,我感到非常自豪。面向未來,儘管潮汐不由我們控制,但是聯想的航向,始終牢牢把握在我們的手中。”他還強調,即使面對未來挑戰,依然承諾“市場份額不掉,利潤不掉”。

這份底氣來自哪裡?楊元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聯想已經建立了一個“中國+N”的全球化製造佈局。首先,中國的製造優勢是無可比擬的,很少有國家能匹配中國的製造,低成本、高效率、產業的聚集,使得聯想的總體制造優勢比任何一個其他地方都要好,中國絕對是最優的,聯想會堅持中國作爲大本營,主要的生產製造、主要的零部件都是在這製造。

他解釋,與此同時,應對當前複雜變化的形勢,聯想已經在全球十多個市場建立了30多家工廠,這樣是爲了更好滿足本地客戶需求、定製化需求、交付時間需求,也能夠更好地合規,更好地貢獻社區,當然也可以更好地規避高關稅等方面的影響。

據介紹,爲加強在各個市場的競爭力,聯想集團已構建起從產品設計、需求預測,到採購、製造、銷售、服務的端到端全球運營體系,形成高效閉環,並通過獨特的“ODM+模式”,在全球11個市場佈局逾30個自有或合作製造基地,形成“全球資源、本地交付”的供應鏈能力。這一體系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賦予公司遠超行業的靈活性與響應速度,確保能夠比競爭對手更快適應變化、持續穩固市場領先地位。

具體業務板塊方面:智能設備業務集團IDG全年營收實現雙位數強勁增長,PC業務進一步鞏固全球第一的市場地位,全年份額達23.7%,與第二名差距擴大至3.6個百分點。AI PC銷售超額完成全年目標,在Windows AI PC類別中位居全球第一。智能手機業務全年營收同比增長27%,創併購摩托羅拉移動業務以來歷史新高。

基礎設施業務集團ISG全年實現營收同比增長63%,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其中,憑藉ODM+模式,雲基礎設施(CSP)業務實現收入同比92%的增長,規模百億美元的同時並具備自主盈利能力;企業基礎設施(E/SMB)收入增長勢頭同樣迅猛,以20%的增速創下歷史新高。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需求增長的帶動下,全年AI服務器業務高速增長,海神液冷解決方案收入同比大增68%。

聯想的方案服務部門SSG是聯想轉型引擎,其中,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8%,運營利潤率達到創紀錄的23%。 全年實現兩位數收入增長,運營利潤率達21.1%。其中,解決方案和“即服務”業務收入佔比接近60%,同比提升4個百分點,顯示出持續的增長動能。

(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