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方儒專欄》臺灣產業冰火兩重天
這一波AI狂潮,雖然臺灣在晶片與伺服器製造全球第一,但是軟體與網路應用卻大幅落後。(圖/本報資料照片)
雖然在美國總統川普口中,對於中國商品課徵100%關稅的重手,他自己也坦言是不可持續的,但是關稅戰與貿易壁壘,看來仍是川普4年任期的主旋律!先獅子大開口,再來以戰逼和,最後談出雙方都能接受的交易,本來就是川普家族在商場上的獨門絕學,不只大陸要多學着點,被加徵20%關稅的臺灣,也要面對當下「逆全球化」與「川普化」的新時代。
目前臺股正有機會挑戰2萬8千點歷史新高,臺積電等權值股源源不絕輸出上漲動力,加上AI晶片與伺服器出口數字亮眼,短期內仍沒有泡沫化疑慮,正是最好的大時代!不過,對於本土傳統產業與中小企業,以及網路新創企業來說,從來沒有想到會因爲地緣政治傾軋,遭逢如此劇烈變動的生意顛簸,可能也正進入最壞的窘迫時代。
臺灣政府去年度稅收達3兆761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超徵金額達5283億元,正是銀彈充足的時刻,能夠想方設法,來平衡與支持基層經濟,不要犧牲了99%的臺灣企業與人民,來打造獨一無二的1%半導體晶片王冠。經濟部長龔明鑫在出席產業競爭力輔導團啓動大會時提到,因應國際形勢的特別預算已經三讀通過,政府已經有底氣可以來集結大家的力量,攜手跨越對等關稅、氣候變遷等難關。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長邱求慧強調,將在兩年內投入70億元,組成強大輔導團能量,若企業有進一步需求,可轉介研發升級、行銷協助、技術輔導等相關資源。另外有376億元研發資金,讓輔導團涵蓋製造業與服務業,提供全方位協助,目標是「訂單、金流不斷鏈,人才、技術再升級」,讓危機變轉機,協助企業打贏國際競爭硬仗。
2016年的美中貿易戰後,經濟部推出「投資臺灣三大方案」,2021年新冠疫情時也因爲做好防疫工作,完整的供應鏈體系使出口訂單增加、經濟成長率超過6%,都是明顯有效的政策方向。從結果來看,除了高科技硬體產業與上市上櫃公司賺得盆滿鉢滿外,也要澤被更多沒有聲音的中小企業。
「我建議政府要帶頭先投資,把國內的內需擴大,百工百業就站起來了!」工總理事長潘俊榮認爲,針對臺灣人長期把資金放在海外,需要擴大租稅優惠來吸引資金迴流臺灣,以擴大內需經濟,否則內需經濟不好,去到哪裡都不通。
的確,臺灣經濟正好一面是火,另一面是冰,但是大家也共同面對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窘境,除非是特例如輝達,讓國庫署與各縣市都特地要爲黃仁勳量身定做盤點用地,否則多數中小企業也不容易脫困突圍。尤其受到臺幣匯率大幅波動,中國內捲到趴在地上的「慘業」,包括工具機、五金、金屬加工,以及太陽光電、離岸風力發電都很辛苦。
至於這一波AI狂潮,雖然臺灣在晶片與伺服器製造全球第一,但是軟體與網路應用卻大幅落後,造成臺灣整體AI國力指數排名掉到全球第21,遠遜於新加坡的第三名,更落後日本、韓國與印度!也是臺灣的雙面冰火產業的一大例證。
(作者爲鍶科技暨幣特財經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