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新藥基金明年恐短缺 民團疾呼儘速法制化

癌友注意!癌症新藥基金明年恐短缺,民團疾呼儘速法制化。(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癌症基金會估算,癌症新藥基金明年可用於新藥收載的費用恐剩不到40億元,呼籲政府將基金法制化,並穩定財源,確保永續支持癌友治療。(王家瑜攝)

賴清德總統提出百億癌症新藥基金,今年以公務預算挹注50億元,明年將達百億規模。不過臺灣癌症基金會估算,明年可用於新藥收載的費用恐剩不到40億元,呼籲政府將基金法制化,並穩定財源,確保永續支持癌友治療。

癌症新藥基金今年正式啓動,目前已收載11項癌症新藥,包括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神經纖維瘤等,預估超過3300人受惠,平均每名癌友1年可減輕逾百萬元的經濟負擔。臺灣癌症基金會亦成立

不過,臺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指出,根據健保署藥品共擬會資料推估,今年癌症新藥基金專款額50億元,目前僅支用23.58億元,粗估有26.42億元留用到2026年;加上明年新編預算50億元,總共有76.42億元。

蔡麗娟進一步指出,由於今年已收載藥物到明年還會繼續用藥,預估將支用39.24億元,等於明年可收載新藥的經費僅剩37.18億元,恐難維持癌友的新藥需求。

蔡麗娟指出,目前癌症新藥基金只靠行政預算和指引暫行運作,缺乏正式法源,應賦予法律位階,同時應研議擴大多元財源,確保基金不與健保總額相互排擠,同時可維持長期可持續性。

臺大藥學系教授沈麗娟則指出,癌症新藥基金不是爲了搶資源,而是讓癌友在新藥正式給付前有機會接受治療,有時間接軌未來的正式給付。在此前提下,應設置獨立的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中心(CHTPA),希望今年底順利送立院做組織宣讀。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服用精神科藥物,請勿自行停藥!衛福部24小時安心專線: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