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國產「聰明藥」上市 解決過動症藥物短缺問題
陸過動症處方箋國產聰明藥正式上市。(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澎湃新聞3日報導,一度供應緊張的「聰明藥」,有了中國大陸國產版本。合肥立方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立方製藥)2日舉辦首發儀式,宣佈其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縮寫爲ADHD,俗稱過動症;大陸稱「注意缺陷過動障礙」)的鹽酸呱甲酯緩釋片正式上市銷售。
今年4月14日,立方製藥公告稱,鹽酸呱甲酯緩釋片(18mg)獲得大陸國家藥監局批准,用於治療過動症。該藥按照化學藥品4類申報,屬於大陸國內首仿。受該消息的影響,立方製藥在4月15日至21日收穫五連板。
在以創新藥爲主的行業敘事下,一款仿製藥爲什麼也能引來這麼大關注?業內普遍認爲,這與過動症的巨大市場潛力以及一線治療藥物長效呱甲酯緩釋片在大陸國內供應不穩定有關。
根據《中國成人注意缺陷過動障礙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2023年版)》,過動症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晰。目前認爲,過動症是由多種生物學因素、心理因素及社會因素相互作用導致的一組臨牀綜合症。中國成人過動症患病率約爲3%。
《注意缺陷過動障礙早期識別、規範診斷和治療的兒科專家共識(2020年版)》顯示,中國大陸兒童過動症患病率高達6.26%,約2300萬人,但臨牀就診率卻僅約10%,且約65%患者合併至少一種其他共患疾病。
上述2023年《專家共識》指出,注意缺陷症狀通常是成人過動症首次就診的主要原因,患者主要表現爲注意力不集中,如談話、閱讀、寫作和做事時注意力難以持續。此外,成人過動症更容易共患其他精神障礙和軀體疾病,功能損害更爲嚴重。
在治療方面,藥物是成人過動症的重要治療手段,其中長效呱甲酯緩釋製劑是6歲以上過動症患者的一線治療藥物,因此該藥也被部分行業人士和患者稱爲「聰明藥」。有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過動症藥物市場規模爲143.1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86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爲3.69%。
在立方製藥之前,長效呱甲酯緩釋製劑在中國境內僅有一家進口藥品批准文號,由跨國藥企強生持有,最早於2005年8月在中國獲批上市,商品名是專注達。
根據藥智數據庫統計,鹽酸呱甲酯緩釋片2023年大陸樣本醫院的銷售額約爲3.5億元人民幣,2024年前三季銷售額進一步增長至約4.3億元人民幣。
澎湃新聞報導,2025年以來,大陸多家醫院曾發佈鹽酸呱甲酯緩釋片供貨緊張情況。隨着大陸國產首仿藥上市銷售,立方製藥有望穩定長效呱甲酯緩釋片這一過動症經典藥物的市場供應。有機構預測,立方製藥鹽酸呱甲酯緩釋片將搶下15%市佔率。
澎湃新聞報導,立方製藥相關負責人稱,鹽酸呱甲酯緩釋片的生產和銷售都需要藥監局審批。明年生產量預計在今年10月報省藥監局,最後由大陸國家藥監局審批,明年5月還有一次增量機會。這個過程既要考慮滿足臨牀用藥需求,也要控制藥物濫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