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役核電拚效益 臺電一年可省1,352億元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針對核能安全與發展議題舉辦公聽會,中經院綠色經研中心副研究員陳中舜表示,若重啓核二、核三機組,一年可爲臺電省下1,352億元,只要兩年即可抵銷臺電虧損,顯示核能在能源結構中仍具經濟效益。
陳中舜指出,近年國內產業頻頻出現供電吃緊的現象,國內最大半導體廠,四年內支援臺電降載27次,動用發電機超過6,000次,最大鋼鐵公司也在今年配合降載28次,顯示電力供應並非毫無壓力。
陳中舜說,全球能源發展趨勢正從再生能源(RE100)轉向全時低碳電力(24/7 CFE)思維,聯合國及多國已將核能列爲必要選項之一,臺灣核能政策必須與時俱進。
然他也提醒,法規仍是最大風險,除現行審覈辦法已邁出進步一步外,仍應比照國外核安機構模式,主動發佈進度與說明,強化社會溝通與公信力,讓核安會「被看見」,而非僅在事後說明。
針對SMR(小型模組化反應爐)的發展,陳中舜認爲,SMR也許可以是中長期選項,但無法解決核能安全的問題,也無法解決能源困境,短期內還是把延役工作做好,是最務實的辦法。
陳中舜指出,無論臺灣未來是否延續核電,高階核廢料的處置都是必須面臨的問題,今年7月,民間版的高放條例(高放射性廢棄物選址暨處置條例)已出爐,政府也應加速推動相關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