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新集團工會構建“3+1”職工醫療保障生態圈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廣新集團工會構建“3+1”職工醫療保障生態圈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葉小鐘 通訊員 吳頡 李冉冉 實習生胡嘉藝
王循是廣新集團下屬二級企業廣青科技電氣副班長,最近,這位來自四川達縣的職工果斷拿出了自己的“看病備用金”買書學技能了。“之前摳摳搜搜,是因爲擔心看病需要用很多錢,但公司有了新福利後,看病就沒有太大的後顧之憂了,能安心投資自己學技能了。”
3月12日,記者採訪瞭解到,王循所說的看病沒有太大後顧之憂的“新福利”,是廣新集團工會在廣東省總工會、廣東省職工保障互助會支持下,構建“3+1”職工醫療保障生態圈帶來的新變化。
廣新集團現有職工4.5萬名,遍佈全球。“職工醫療救助不能只靠單打獨鬥,必須形成多層次保障體系。”廣新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工會主席黃家合表示,“3+1”具體來說就是“社保+省總互助”“企業+集團”“常態+應急”三大平臺與一套聯動機制融合的醫療保障生態圈。
第一重保障:省總職工醫療互助平臺——“社保+省總互助”兜住民生底線。廣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其成員企業,自2013年開始就爲職工參加互助保障計劃,至今已連續12年參保。參保共計118372人次。在近五年保障期內,廣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其成員企業提交理賠申請1573人次,獲得互助金超379萬元,極大提升職工的抗風險能力。
第二重保障:企業關愛幫扶平臺——“企業+集團”織密防護網絡。在廣新集團黨委和工會支持的大框架下,廣新集團各所屬企業同步建立企業級關愛幫扶基金,集團層面則設立“關愛幫扶中心”設立每年百萬的暖心金,形成“企業補充—集團託底”的雙層架構。
第三重保障:集團關愛幫扶平臺——“常態+應急”實現全週期守護。針對職工健康管理的不同階段,廣新集團創新“常態預防+應急救助”機制,提倡集團所屬企業參加廣東省職工保障互助會各項保障計劃,另外每年投入百萬元開展“健康進車間”行動,爲產業工人提供免費體檢、職業病篩查,設立醫務室爲他們宣講健康保健、處理小毛小病。
“職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權益,始終是工會工作的重中之重。”廣新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工會主席黃家合以兩個典型案例,生動展現了“常態預防”與“應急響應”相結合的全週期守護模式。2023年5月,職工陳祖彪因交通事故急需輸血,企業、工會聯動,第一時間前往醫院探望並協調血站,在醫療資源緊張的情況下,確保了其24小時內完成手術用血調配,成功挽救了其生命。此外,在廣新集團黨委的高度重視下,集團工會與安環部緊密協作,近三年累計投入超3億元用於安全生產、10億元用於節能環保及“雙碳”建設,通過設備更新改造、安裝智能通風系統、配備新型防護裝備等措施,開展應急演練、教育培訓等手段遏制“三違”現象。“常態預防+應急響應”雙軌機制,切實保障職工在危急時刻有依靠、在日常工作中有安全感,真正實現了“全週期守護”。
廣新集團控股的興發鋁業公司有位司機被確診腎衰竭,每週三次透析讓這個月收入不足5000元的家庭陷入絕境。當他終於等到腎源時,20萬元手術費卻成了“最後一公里”的阻礙。廣新集團工會通過該企業動態監測系統捕捉到這一突發情況,針對這個需要緊急救助的問題制定了多重幫扶措施,建立“及時救助、補助兜底、定期回訪”機制,幫助員工及時就醫、排憂解難。由興發鋁業公司工會先行提供15萬元無息貸款,確保手術如期進行。集團工會將其納入重點幫扶名錄,連續多年發放醫療補助和子女助學金,累計支持超7萬元。定期回訪中發現其子女學費難題,通過“集團工會+企業工會+企業行政+職工樂捐”渠道,爲其女兒、兒子籌集金秋助學學費3萬元。如今,該司機已重返崗位,專心開車,精進技術,同時,兩個孩子收穫的獎狀貼滿整整3面牆。
廣新集團“3+1”職工醫療保障生態圈在解決職工後顧之憂、助力職工安心工作方面成效初顯,有力激發職工工作熱情和動力,得到廣東省總工會的充分肯定,獲評“幸福企業”。廣東省職工保障互助會負責人表示,“將及時總結廣新集團工會創新案例,在更多的企業中複製、推廣,讓更多企業職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