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廣州組建新業態用工保障聯盟 打造暖“新”幸福圈

原標題:廣東廣州組建新業態用工保障聯盟 打造暖“新”幸福圈(一線趕潮)

中國組織人事報廣州訊(通訊員 穗祖軒 海祖軒)去年以來,廣東省廣州市聚焦抓好新就業羣體黨建聯建,以組建新業態用工保障聯盟爲牽引,通過創新保障機制、開展自治專項行動、策劃品牌賦能活動,推動新就業羣體公共服務和權益保障均衡化、規範化、品牌化、數智化,探索出黨建引領新業態用工服務保障新路。

以黨建聯建帶動多元主體參與,全力推動新就業羣體服務平臺更爲便利、更爲高效。創新設置用工保障組織,成立新業態用工保障聯盟,聯動“小個專”行業黨委和平臺企業黨組織,引入美團、滴滴、順豐等50多家頭部平臺企業,並將涉新業態各行業的上中下游企業納入聯盟,形成由黨委主導、行業牽頭、平臺運營、社會力量參與的“1+1+1+N”行業“大聯盟”,將81個成員單位約85萬名新業態從業者納入治理體系。完善權益保障樞紐平臺,組建實體化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中心,成立以20餘名熟悉權益保障專業知識的黨員爲骨幹的志願服務隊,融合黨員教育、矛盾化解、便民服務等黨建陣地功能,打造新業態“人社心港灣+工會之家”驛站,出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手冊,打造新業態從業者的一站式、全功能綜合服務樞紐平臺。構建全域暖“新”服務體系,深化“社區+非公”共建互動模式,依託全市2800多個“羊城紅騎手”等各類愛心驛站,整合1.2萬多個黨羣服務陣地資源,鼓勵餓了麼等平臺企業在新就業羣體綜合服務中心設立勞動關係服務站,將新業態從業者權益保障納入服務內容,構建多層次全覆蓋勞動關係公共服務體系。

着眼新業態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自治專項行動,全面提升新業態行業自治水平。促進行業自律,加強行業協會商會黨建工作,把自律文化建設、行爲規範建設和黨建工作有機結合,引導新業態平臺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發動滴滴公司推出“平臺十大承諾”“橙意保障計劃”、美團公司發起“同舟計劃”,聚力解決新就業羣體關切問題,有效調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推動依法用工,探索開展“行業黨員+指導員”行業自治機制,開展政策宣講和業務指導,先後圍繞新業態勞動協議訂立“兩個指引”、新型用工關係協議參考“一個文本”、權益維護服務“一個指南”、典型爭議調解“一批案例”等,開展政策解讀34場,惠及企業600多家,爲平臺企業掃除用工政策盲區、雷區,補足平臺企業依法用工短板。整治“內卷”競爭,構建屬地街道黨委、行業黨委、企業黨組織等聯席工作機制,搭建“黨建+溝通協調”平臺,組織召開各類座談會24場,有效破解快遞和外賣等惡意“價格戰”“口水戰”、平臺分配規則不合理、共享單車“佔地盤”等無序亂象,構建基層“共建、共治、共享、共贏”的格局。

聚焦打造和諧、穩定、共生的良好行業生態,策劃開展多項品牌活動,廣泛凝聚各方力量。組織權益保障周活動,聚焦“黨建+法治+權益保障”黨建引領多部門協同治理,將每年12月第三個星期設爲“新業態從業者權益保障周”,舉辦以“權益保障 共築未來”爲主題的新業態從業者權益保障系列活動,打造1場供需對接會+5個分會場+N個參與者“1+5+N”模式,增強新業態從業者對自我權益保護認知。開闢“小哥有話說”欄目,用好關心關愛新就業羣體主題廣場,發揮行業黨委橋樑紐帶作用,常態化舉辦“小哥月談”等活動,依託公衆號建立“小哥有話說”專題頻道,聚焦再就業、入戶、技能提升等訴求,構建“行業收集—屬地認領”長效機制,組織黨員辦理暖“新”實事5505件、認領解決新就業羣體“微心願”6500餘個。開展“最美從業者”評選,組織“黨建賦能新業態”專項行動,謀劃舉辦“新業態最美從業者”活動,遴選30名“新業態最美從業者”,強化宣傳推介,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實現以“心”喚“新”,融入基層治理,向全社會傳遞正能量。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