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2026年度職工醫療互助保障行動啓動

今年34歲的薛女士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職業高級中學的一名教師。2023年,她不幸患上乳腺癌,高額的治療費用一度讓她陷入困境。幸運的是,她參加的職工互助保障計劃及時送來3.2萬元補助金,解了燃眉之急。

“住院期間,我把病理報告、收費發票等提交給經辦人,補助很快就下來了。這份保障對突患重病的職工不僅是經濟支持,更是莫大的精神慰藉,實實在在地減輕了家庭負擔。”薛女士感慨道。

據瞭解,職工互助保障是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面向參加城鎮醫保職工推出的保障制度,通過集體互助形式共同承擔醫療費用風險,包含職工住院醫療互助保障和女性馨康互助保障兩個項目。

內蒙古職工互助保障協會辦公室副主任曹歡歡介紹,職工住院醫療互助保障項目的參互條件爲16至60週歲的在職職工,通過單位工會向當地辦事處或代辦點申請參加。會費標準爲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每人補助10元后,在職職工每人每年最高繳納90元,退休職工每人每年最高繳納390元。女性馨康互助保障項目參互對象爲身體健康、年齡在60週歲以下的女職工或參互在冊的男職工配偶,每人每年繳納35元。

參加職工住院醫療互助保障行動後,患病職工住院醫保報銷後的自付費用可按比例報銷。連續參互職工還能享受每日10至30元的住院補貼,每年最高補助50萬元。參加女性馨康互助保障的職工,確診乳腺癌等14類女性特殊疾病後,可一次性領取5000元到3.2萬元不等的專項補助。

相較往年,2026年保障項目實現多重優化:一是擴大參互對象範圍,將按照國家政策延遲退休的職工羣體納入其中;二是擴大保障範圍,將生育產生的住院醫療費用納入職工住院醫療互助保障報銷體系,覆蓋更多職工羣體需求;三是新增特殊補助,參互職工住院期間因病死亡的,在常規補助基礎上可額外領取2000元補助金,切實緩解家庭經濟壓力;四是簡化參互材料,取消部分重複證明文件,單位只需提交參互申請表、人員名單及醫保繳費證明即可辦理;五是延長申領期限,將原保障期結束後90個自然日調整爲保障期結束後120個自然日,便利參互職工提出申領。

曹歡歡說:“我們2026年度入會業務辦理時間爲2025年7月1日至2025年12月10日。保障期統一爲2026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目前,全區各盟市工會已開通諮詢服務通道,參互單位可通過內蒙古職工互助保障協會指定賬戶辦理。”

據悉,自2019年行動實施至今,職工互助保障已惠及職工37萬人次,發放補助金3.6億元。該行動通過“工會牽頭、互助共濟”模式,持續織密職工醫療保障網,助力提升職工生活品質。(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玉波)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