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多舉措保障節後“用工熱” 助力就業“開門紅”
原標題:內蒙古多舉措保障節後“用工熱” 助力就業“開門紅”
隨着春節假期結束,全國各地的務工人員紛紛踏上返崗之路。爲保障外出勞動者順利復工,內蒙古自治區各地人社部門積極行動,通過舉辦“春風行動”招聘會、“點對點”勞務輸出等多種舉措,爲他們提供貼心服務,確保他們溫暖返崗。
京蒙協作有深度 暢通“求職路”
2月7日,內蒙古自治區家政服務協會、京蒙兩地人社部門及內蒙古駐北京辦事處三方聯手,在興安盟烏蘭浩特市舉辦了一場勞務輸出專場招聘會。此次招聘會共有來自北京地區的146家企業參加,提供就業崗位910個,涵蓋了家政服務、月嫂、育嬰員、養老護理員等多種崗位,讓用工企業和求職者面對面、零距離地互動對接。在活動現場還進行了家政技能實操演示、務工政策講解,同時對符合條件、有意向輸出到北京的勞務人員定製化推薦崗位,報銷單程路費、贈送務工大禮包。
近年來,京蒙兩地交流日益密切,勞務輸出成爲促進兩地經濟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徑。2017年以來,全區各級人社部門累計舉辦京蒙勞務協作職業技能培訓班1519期次,培訓農村牧區勞動力7.1萬人次;累計幫助農村牧區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34.4萬人次,赴京就業的農村牧區勞動力1.2萬人次;培育創建京蒙家政服務員培訓輸出基地10家;培訓家政服務培訓教師770多人。下一步,全區各級人社部門將繼續深化京蒙勞務合作,強化各項支持政策和保障舉措,有效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推動京蒙兩地經濟社會協同發展。
勞務輸出有溫度 保障“返崗路”
“以前返崗都是自己擠大巴車,現在政府包車送我們,真是太方便啦。”赴天津務工人員李巖說。2月3日,興安盟突泉縣舉行了首批“點對點”勞務輸出對接活動歡送儀式,來自突泉縣各鄉鎮的80餘名務工人員乘坐專車赴北京、天津等地返崗務工,拉開了2025年突泉縣服務保障外出務工人員返崗就業的大幕。
2月4日,呼倫貝爾市阿榮旗150餘名務工人員乘坐的“務工直通大巴”安全抵達浙江多地企業。這是阿榮旗人社部門連續5年推行的“點對點”務工輸出模式,爲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出家門進車門,下車門進廠門”的“點對點、一站式”直達服務,確保羣衆外出務工“輸得出、留得住、能增收”。
隨着春節假期結束,務工人員陸續返崗復工,全區各級人社部門多措並舉,開展了一系列有力度、有溫度、有精度的惠企暖民舉措,積極對接勞務輸入地,提供包車、專列(包廂車)等服務,有序組織農村牧區勞動力外出務工,實現點對點、組織化、規模化精準輸出,幫助務工人員開啓新一年增收的新徵程,助力企業實現新一季的“開門穩”“開門紅”。截至目前,全區共組織農牧民工返崗復工9.53萬人。
精準服務有力度 護航“就業路”
“一出站就看到有招聘,就過來看看,都是本地優質企業,在家門口就能找工作,真是太好了!”1月24日,從烏海火車站出站的返鄉務工人員劉君說。
烏海市搶抓求職務工人員及高校畢業生返程高峰期、企業招聘高峰期“雙期”疊加時間節點,創新開展“春風行動”流動招聘會,在火車站開展送崗活動,讓高校畢業生、返鄉人員及來烏務工人員等重點羣體第一時間瞭解就業政策和招聘崗位信息,爲企業和求職者搭建供需對接橋樑,實現招聘求職零距離。
連日來,針對春節後返崗復工和求職高峰期,全區各地線上線下同步開展招聘服務。截至2月6日,共開展線下招聘會 219場,徵集企業 6319 家,崗位 18.82 萬個,達成就業意向1.24萬人,線上求職瀏覽量達到28.78 萬人次。
下一步,全區各級人社部門將持續開展就業促進系列活動,通過“訪企問需”掌握用工需求較多的重點企業開工計劃和用工需求,並深入農村勞動者就業、生活、居住集中的社區、鄉村等區域,瞭解其就業需求,充分依託各類線上線下公共就業服務平臺,針對性開展聯合招聘、專場招聘等各類就業服務活動,同時,持續加強“點對點”返崗復工服務保障工作,幫助務工人員順利返崗就業。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