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溢流死傷嚴重 卓榮泰:死者多發生在一樓必須查清原因

▲花蓮縣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大水漫入光復鄉市區,行政院長卓榮泰24日到馬太鞍溪斷橋邊視察。(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滾滾泥水沖毀光復鄉市區,造成嚴重死傷災情。行政院長卓榮泰說,目前仍有31人失聯,請災變中心持續跟花蓮縣政府保持聯繫,把握黃金搶救時間協尋失聯民衆;卓也說,除了向罹難者致哀外,更要了解造成死亡的原因,多發生在一樓,這些原因必須要清查清楚,才能夠對未來的撤離工作,做更有效的改進。

卓榮泰在院會開始前,先針對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事件發表談話,他說,目前造成花蓮地區有14位同胞罹難,表達最高的哀悼之意,也慰問所有的家屬。同時也強力要求中央與地方的救難人員、各級政府工作同仁,務必要全力搜救失聯的國人同胞,希望在搶救的黃金時間內發現他們的所在,避免不幸事件繼續擴大。

卓榮泰說,此次災害讓我們再次體會到國土韌性與防災體系都必須更強化,更重要是,對未來的類似狀況,包括馬太鞍溪及其他河流的堰塞湖要如何做好檢討與處置,將是未來的工作重點。

針對內政部、農業部報告「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應處情形」,卓榮泰表示,這次風災當中全體動員跟地方高度合作,進行預先部署,對民衆採取預先有效告警,降低傷害的衝擊。卓也代表全體國人向所有參與就難救災的弟兄們表達最高敬意與謝意。

卓榮泰指出,堰塞湖溢堤後還有許多民衆失聯,目前還有31位,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要持續跟花蓮災害應變中心保持聯繫,把握黃金搶救時間,將失聯民衆協尋出來。

此外,卓榮泰也提到,除了要對不幸罹難者哀悼外,也要了解造成死亡的原因,多發生在一樓,這些原因都必須要查清楚,才能對未來的撤離工作做更有效地改進。同時,有大量民衆還在安置收容中心,要確保民生物資的足夠,各項藥品的充裕還有環境的維護,或是遷移到更安全地方的考量等,這些都必須要納入,請前進協調所和花蓮縣政府能合力完成改善工作。

卓榮泰表示,爲加速復原工作進入恢復居民的正常生活,行政院已經成立前進協調所,由經濟部次長賴建信擔任協調官,多位次長進駐負責協調工作,希望能將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連成一線,與地方合作調度一切可用資源,確保各部會能持續對後續變化都能有應變作爲,以及復原能加速重建。

卓榮泰也請農業部在天候許可下,人員工作安全考量下,儘速復原在壩體的水位監測器,纔可以透過科技方式掌握確切資訊,不論是透過航拍還是無人機空拍等,都必須要要完成實地勘查工作,纔可以確認壩體是穩定安全無虞的,在完成確定後纔可以解除紅色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