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浙江快遞費上調,政策推動行業反內卷
8月25日,據多家媒體報道,電商重鎮廣東、浙江多家快遞公司目前已對電商客戶漲價。
其中廣東是重點調價地區,每件調價幅度在0.3元至0.7元之間,同時還設定1.4元/單的底線價。廣東部分地區此輪快遞價格調整,主要針對電商客戶,個人散單和消費者並不受此影響。
廣東在全國快遞業務量最大,同時也出現過0.8元發全國的價格窪地歷史記錄。據廣東省郵政管理局數據顯示,去年廣東省快遞業務量達到425億件,佔全國的24%,連續16年穩居全國首位;快遞業務收入則爲3040億元,在全國佔比22%。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8月4日起,廣東省快遞底價整體上調0.4元/票,單票均價漲至1.4元以上,按照有關部門要求,各家均不得低於1.4元成本價攬收,否則將遭受重罰。8月5日起,通達系(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已開始執行漲價。
在廣東之前,另一快遞重鎮浙江義烏已於7月下旬啓動漲價機制,快遞底價從1.1元漲至1.2元。
此次快遞漲價是在反內卷背景下做出的調整。
7月8日,國家郵政局黨組召開會議,強調進一步加強行業監管,完善郵政快遞領域市場制度規則,旗幟鮮明反對“內卷式”競爭,依法依規整治末端服務質量問題。
此前,快遞行業惡性價格戰已經持續多年,其中以通達系加盟制快遞公司情況更爲突出。今年以來,快遞行業價格戰持續加劇,快遞網點經營壓力較大,部分快遞企業總部經營性現金流承壓。
根據6月快遞公司的經營簡報,申通、韻達單票收入進一步降低,突破2元分界線,分別爲1.99元和1.91元,圓通減少至2.1元。
盈利空間不夠,快遞人員收入低,也間接催生了快遞服務品質差等問題,長期遭到消費者不滿和投訴。
在此背景下,國家郵政局倡導“反內卷”,推動重點區域快遞價格理性迴歸,旨在遏制不正當競爭,通過政策引導行業重回良性發展軌道,減少非理性低價件量。
極兔方面也向媒體表示,響應國家郵政局反內卷的號召,跟隨同行統一上調價格。
不過,快遞漲價也直接影響到電商成本。據紅星資本局,有廣東商家表示,此次調價雖然只是每單漲幾毛錢,但累計單量,每月至少增加3萬元的額外支出,這個成本很難通過商品漲價消化。另外一名深圳服裝電商表示,0.3公斤級小件每票漲價0.7元,結合發單量他每月運費漲超50%。
快遞行業能否從“以價換量”轉向“以質取勝”,消費者能否體驗到更優質的服務,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