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旅遊熱 家門口就業路子寬(輝煌60載 魅力新西藏)

本報記者  鮮  敢  呂九海  安博文

柏油路通到了冰川湖畔,民宿裡冒起了裊裊炊煙。牧民羣衆趕着牛馬,紮起帳篷,舞動歡歌。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的薩普景區,冰川巍峨,湖泊如鏡。在藏語中,“薩”意爲“雪豹”,“普”意爲“山溝深處”。近年來,隨着交通條件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這裡,欣賞獨特的雪山和冰湖風光。

“今年7月,薩普旅遊景區正式獲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這背後,是旅遊服務和設施條件的全面升級。”冰川湖畔,景區講解員旦增達傑說。

路暢通帶動旅遊旺

“亂石縱橫,人馬路絕,艱險萬狀,不可名態。”過去,人們這樣形容西藏的路。

去年9月底,夏貢拉山隧道建成正式通車,“進藏第一險”天塹變通途,也讓被稱爲“川藏中線”的G349國道實現全面貫通。

居住在西藏昌都市邊壩縣縣城的扎西有着直觀感受,“來往車輛、遊客量都翻番往上漲,停車、住宿都滿滿的。”當地一系列重大交通項目相繼批覆、開工建設,國省幹道通暢了,縣鄉內部的“毛細血管”也在加速疏通,爲當地村民帶來了實打實的便利。

“犛牛肉、蟲草現在能很快運出去,賣上好價錢,口袋越來越鼓!”致富的路子更寬了;“娃娃們坐上車,能到縣城接受教育。”孩子們上學不再是難題;“遇上急病,打個電話,車子馬上就能把人送到縣醫院。”醫療條件今非昔比……村民們身邊的變化說不完。

距離邊壩縣城50餘公里的邊壩鎮普玉一村,擁有祥格拉冰川、貢嘎藍冰洞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2024年初,邊壩縣政府向村裡捐贈了50輛越野摩托車,積極打造“冰雪探秘+越野騎行”特色旅遊項目,全村149戶村民都加入其中。“靠着這輛摩托車,年收入過萬了。”村民平措說。

在一系列政策激勵下,邊壩縣去年全年接待遊客超30萬人次,帶動旅遊收入3454萬元,同比增長225.84%。

景色美也要生態美

薩普雪山位於比如縣羊秀鄉與邊壩縣加貢鄉交界地帶,以其巍峨雄姿和氣勢恢宏的大型海洋性冰川吸引了衆多遊客。

“現在從鄉里開車去薩普雪山,道路很通暢。越來越多的遊客從我們這邊去景區看千年冰川,我工作忙得很!”加貢鄉導遊次仁多吉說。

2023年底,比如縣成功創建自治區級全域旅遊示範縣。今年7月,包括薩普旅遊景區在內的西藏14個旅遊景區正式獲批爲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三色湖、薩普景區、唐蕃古道景區……一路上的4A級景點可不少。”攤開旅遊地圖,來自湖北的自駕遊客步先生把自己的目標“打卡點”一一標註了出來。

住民宿、搭帳篷,吃藏餐、涮火鍋,策馬馳騁、觀景旅拍……文旅消費新場景越來越多。雨後,比如縣藝術團的演員和遊客們圍成一圈,帶着大家跳起非遺舞蹈,歌聲、掌聲、歡聲笑語融成一片。

爲促進文旅消費,“支持非遺、演藝進景區活動”被寫進了《西藏自治區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政策措施》。此外,西藏實施特色文旅產業培育工程,通過打造一批精品景區、文旅廊道和旅遊名縣,促進旅遊與體育、農業、交通、商業等領域深度融合。

“要讓美景常駐,還需保護好景區生態。”比如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加央說,爲了讓更多人蔘與生態保護,比如縣在薩普景區設置林業生態保護、水生態保護、公路養護員等36個崗位,既解決了羣衆就業問題,又保護了生態環境。

空房子變成“金屋子”

隨着旅遊業蓬勃發展,在家門口就業的農牧民越來越多。

旦增達傑是土生土長的比如縣人,2021年從西藏職業技術學院旅遊管理專業畢業後,他選擇回鄉當講解員。“把家鄉故事講給更多人聽,很有成就感。”旦增達傑說。

“我家一張牀位一晚100元。不僅這幾天滿房,後面幾天也早都預訂出去了。”羊秀鄉帕榮村村民、民宿經營者布姆邊說邊忙碌,手腳麻利地更換布草、打掃房間、擺放潔具……20多分鐘,一間房間就收拾好了。

空房子變成“金屋子”,百姓的“致富路”更寬了。

自2017年起,比如縣文旅部門鼓勵和引導當地羣衆利用自家的閒置房開辦家庭旅館,爲遊客提供住宿和餐飲服務,並先後投入226萬元用於民宿裝修、購置製氧設備及住宿用品。

在三色湖景區,第一家客棧2022年底在普玉一村正式開業,如今,當地營業的家庭民宿有7家,每戶家庭年均增收5萬至10萬元。

不只是邊壩、比如兩地,在林芝市巴鬆措景區,保留工布藏族古村落風貌的家庭旅館頗受遊客青睞,當地人均年收入超2萬元;在日喀則市溫泉勝地康布鄉,曾經不起眼的鄉村民宅,如今成了遊客親近大自然的絕佳選擇……

近年來,通過政策扶持、品牌打造等舉措,西藏文旅產業火熱,帶動越來越多的農牧民參與其中,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共享高質量發展紅利,“綠水青山”真正成爲“金山銀山”。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9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