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60載 魅力新西藏丨蒼穹志:守護高原空港,見證雪域騰飛
新華社拉薩7月23日電 題:蒼穹志:守護高原空港,見證雪域騰飛
新華社記者董博婷
若想飛抵無限,便要在每一個當下與時代共舞。
1992年盛夏,警校畢業後,大次仁被分配到拉薩機場區局公安處交警隊工作。報到時,他第一次看到飛機,“那是連接高原與世界的飛機,看到它,就覺得心裡有了盼頭,一下子熱乎乎的。”
彼時的西藏民航機場,僅此一隅。機場航站樓只有一個通道,通道外僅能停放一輛擺渡車,每天只有1至2個航班。
由於當時人手緊缺,機場內的工種並沒有細分,除了機場內的交通指揮,治安管理與應急處置、跑道檢查、停機坪巡檢等工作也都是由大次仁和他的同事們負責。
記憶中的機場周邊是望不到頭的荒涼,工作之外幾無消遣。洗澡是日常的難題,用的是機房的冷卻水,男女職工分日輪替。
白天,飛機起降的巨大噪聲毫無遮攔,可每每聽到,他都覺得身上多了股幹勁兒;夜晚,油機供電會在十一點戛然而止,黑漆漆的值班室裡,他度過了很多個萬籟俱寂的長夜。
一晃十餘年。2003年,林芝機場破土動工。經驗豐富的大次仁被抽調到工程指揮部,擔任臨時派出所所長,參與機場建設,負責道路規劃和整個安保體系的建立。
“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他這樣定義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團隊憑着過往經驗,立足林芝實際,不斷學習、請教、鑽研,足跡踏遍工地的每個角落,反覆論證、修改,將規範和流程一一建立,讓機場運轉起來。
這段經歷,爲他打開了民航運行的“全景圖”,“跨領域的知識像潮水一樣涌來,讓我渴望成爲一名更全面的民航人。”
2010年10月,日喀則和平機場正式開通民航業務,調任至日喀則航站黨委委員、機場公安分局局長的大次仁獻力其中。“日喀則是我的家鄉,能爲那裡的民航事業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對我來說意義非凡。”
從農村孩子,到民航交警、航站公安分局局長,再到機場建設者、航站樓管理者……大次仁的每一步成長,都深深鐫刻着西藏民航跨越式發展的印記。“是時代哺育了我。”他這樣感慨。
時代的車輪碾過時,山巒震顫,而推動車輪的,恰是無數微小沙礫的合力。
如今,西藏已經形成了1幹7支的機場佈局,12家執飛航空公司,193條航線。2025年上半年,西藏民航共安全保障航班起降3.4萬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37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6萬噸。
“從一無所有到應有盡有,我很榮幸能爲西藏民航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今已是拉薩貢嘎國際機場航站樓管理部總經理的大次仁,親歷了航線是如何縮短時空的距離,將高原的機會打開,將世界的精彩引入。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雪域之子大次仁而言,民航不僅是個人的事業,更是連接家鄉與幸福的紐帶。
臨近退休,大次仁的身影終將從忙碌的航站樓淡出。回望來路,荒蕪已成通途,展望未來,後繼者步履鏗鏘。
截至目前,中國民用航空西藏自治區管理局員工已達3354人,其中35歲及以下青年2103人,佔比62.7%,他們都將是繼往開來的生力軍。
大次仁篤信,年輕一代將以更開闊的視野、更精湛的技術、更科學的理念接過事業的“接力棒”,讓雪域高原迎接更加繁榮美好的明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