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輝煌60載 魅力新西藏】持續改善民生 托起高原羣衆“穩穩的幸福”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西藏自治區成立60年來,人民生活極大改善,從“缺醫少藥”到“病有所醫”,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社會事業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各族羣衆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不久前,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8歲的扎西姆和10歲的吉措姆成功接受了先心病手術。

西藏先心病患病率遠高於平原地區,過去患者需要遠赴內地治療。如今,在“組團式”援藏幫扶下,當地已構建起“篩查—診斷—治療—隨訪”全鏈條服務。援藏不僅帶來技術與設備,更培養出帶不走的高原醫療隊。這次爲小姐妹做手術的團隊成員之一就是藏族醫生單增卓嘎。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持續加大投入,建立並完善覆蓋西藏城鄉的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縱橫織密西藏健康保障網。今日之西藏,400多種大病不出自治區、2400多種中病不出地市、常見的小病不出鄉鎮(街道)就能得到有效救治。先心病、大骨節病、包蟲病、碘缺乏病等曾經嚴重危害西藏人民健康的疾病都得到了歷史性消除和防治。今日之西藏,農牧民健康體檢全覆蓋,遠程醫療服務鄉鎮以上公立醫院全覆蓋。

教育是民生之基。在西藏,學校是一道最亮麗的風景。地處藏北腹地的那曲市聶榮縣平均海拔4700米,如今擁有13所義務教育學校、3所幼兒園,科技館等設施一應俱全。

西藏自治區成立60年來,教育經費投入從1965年的348.5萬元增長至2024年的400億元左右。從2012年開始,西藏在全國率先建立從學前到高中的15年公費教育體系,如今的西藏已建成涵蓋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完整的現代教育體系。從文盲率高達95%以上,到如今的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3.1年,西藏教育實現了“歷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