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推好孕三方案 生育給付「補差額」每胎10萬、試管最高補15萬
▲行政院推好孕三方案,生育給付「補差額」每胎10萬、試管最高補15萬、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等,要全力「催生」搶救低迷生育率。(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行政院會今(18日)通過勞動部及衛福部擬具的「好孕三方案」少子女化對策,三面向加碼生育支持。第一,中央將在既有社會保險生育給付下「補差額」,每名嬰兒一律補助10萬;第二,推出「試管嬰兒補助方案3.0」,每次最高可獲15萬補貼;第三,新增「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乳癌或血液癌患者取卵每次最高補助7萬、取精最高8000,協助癌友求子。
卓榮泰說,自明115年1月1日起擴大生育補助,在既有的社會保險給付之外,再加上公務預算補足差額,讓每胎的補助均達到10萬元;未參加社會保險的女性國人或外國籍配偶生育本國籍新生兒,基於福利服務公平原則,也將補助10萬元。
舉例來說,現行勞保生育給付平均7萬994元、公保6萬7738元、農保6萬1000元、軍保4萬2000元、國保3萬9000元,明年元旦起將一律補齊到10萬元。根據勞動部統計,若以2024年生育率推算,年受惠人次約12.7萬餘人,經費預估42.7億元。
此外,今年11月起,也將實施「試管嬰兒補助方案3.0」。卓榮泰指出,將調高39歲以下不孕夫妻首次申請之第1次補助金額,由現行10萬元調高至最高15萬元,對於各胎之第2、3次療程補助,由現行6萬元增加至最高10萬元。被保險人不須另外提出申請,達到簡政便民的效益。
另外,39歲至未滿45歲之間不孕夫妻,首次申請第一次補助金額,由現行10萬元調高至13萬元,對於各胎之第2、3次療程補助,由現行6萬元增加至最高8萬元。低收及中低收入戶不分年齡及胎次,均補助15萬元。
根據衛福部計算,加碼後平均補助費用佔醫療費用比例,整體將從53%提高到77%;未滿39歲自55%提高到84%;39歲至未滿45歲自51%提高到64%。
針對外界擔心費用會隨加碼補助而調漲,政委陳時中說,國健署確實及早注意到這問題,特別請地方衛生局要求醫院診所,調整價格時候一定要先報衛生局核備,這個方案主要是要幫助生產婦女減輕負擔。
接着卓榮泰說,今年9月1日起將實施「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減輕其取卵(精)療程的經濟負擔,取卵具最高補助7萬元/次、取精最高補助8千元/次,盼藉此政策協助癌友保留未來生育的希望。
根據衛福部規劃,「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對象爲18歲到40歲具我國籍者,不限性別或婚姻狀況,疾病包括乳癌或血液癌(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治療恐影響生育功能者,經醫師評估後可獲補助。每位病友最多補助2次療程,初估上路首年將有600名癌友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