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好孕 補差額補助 146萬勞工僅多領8400元
「好孕三方案」18日拍板,明年起生1胎補助10萬。圖爲新竹國泰醫院於去年雙十迎來國慶寶寶。(新竹國泰醫院提供)
行政院會18日拍板通過「好孕三方案」,包括擴大生育補助、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3.0及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行政院長卓榮泰在會中指示,中央將在既有社會保險生育給付下「補差額」,每名嬰兒一律補助10萬元,試管嬰兒補助每次最高可獲15萬元,另新增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取卵每次最高補助7萬元,取精最高8000元。
據統計,截至2025年7月爲止,女性投保勞保最高級距4萬5800元達146萬人,佔比最高,生育給付可領9萬1600元,意謂若該類女性生育後,僅能再多領8400元生育補助。
卓榮泰表示,自明年1月1日起,擴大生育補助,在既有的社會保險給付之外,再加上公務預算補足差額,讓每胎的補助均達到10萬元;未參加社會保險的女性國人或外國籍配偶生育本國籍新生兒,基於福利服務公平原則,也將補助10萬元。勞動部預估年受惠人次12.7萬餘人。
卓榮泰指出,今年11月1日起,實施「試管嬰兒補助方案3.0」,調高39歲以下不孕夫妻首次申請之第1次補助金額,由現行10萬元調高至最高15萬元,對於各胎之第2、3次療程補助,由現行6萬元增加至最高10萬元。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說,臺灣面對少子女化趨勢,政策面仍有三缺待解決,第一缺是缺乏整體與長期性政策規畫。第二缺是友善育兒家庭住宅政策不足。第三缺是職場友善生育環境仍待加強。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指出,臺灣女性勞動參與率30歲後降至60%,至64歲僅28.1%,呼籲就業環境要讓有生育意願家庭沒有顧忌。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王兆慶直言,生養小孩成本絕對不會只有10萬元,該政策對少子女化絕對不可能有任何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