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拍板韌性特別預算案 顧部長:強化3面向 戰備存量增4倍

行政院會昨日通過「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共編列5500億元,其中國防部「強化國土安全韌性」預算1132億元,含括強化指管通信韌性、設施更新厚實戰備能量與守護海疆保護人民等3面向,以打造抵禦中共武力恫嚇,以及戰災發生時,可穩定持久的國防體系。(資料來源:國防部)

國防部長顧立雄出席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說明國防部「強化國土安全韌性」預算規劃。(記者王子昌攝)

行政院會昨日通過「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其中國防部「強化國土安全韌性」預算1132億元,包含強化指管通信韌性、設施更新厚實戰備能量與守護海疆保護人民等3面向。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本次預算將可使我國戰備存量提升4倍,並強化國軍資通電防護韌性與後備戰力,打造抵禦中共武力恫嚇,以及戰災發生時可穩定持久的國防體系。

國防部編列1132億 結合軍事、救災

國防部「強化國土安全韌性」預算編列1132億元,規劃建置強化指管通信韌性673億元、設施更新厚實戰備能量429億元、守護海疆保護人民30億元等3大面向、6項專案,結合軍事、救災與促進國內經濟動能需求,將財政資源發揮最大效益,達成策應災防制變、守護人民福祉之決心。

強韌指管通信 達成國防、民生雙贏

顧部長表示,中共近年來不斷透過灰色地帶襲擾並同軍事威懾,我國必須正視、警覺,透過此次特別預算,將可使臺灣戰備存量從30天增加至120天,讓包括1年期義務役在內的後備戰力得以提升,並加強整建訓場與各式武器彈藥屯儲設施,確保整體作戰韌性不墜。

顧部長進一步指出,預算將同時強化國軍資通作業環境與設備之機動性與備援能力,打造強韌的軍民通用資通電架構,無論平時、戰時皆能確保指管系統不中斷,且相關項目均爲國內採購,達成國防與民生雙贏。

此外,國防部戰略規劃司司長黃中將實施「強化韌性—守護國安」特別條例工作項目報告時指出,全案將在9月至10月執行採購計劃、11月至12月招標,民國115至116年間將獲得裝備形成戰力,預期將帶動民間廠商投入國防產業,增加約1941億元的產業附加效益及5萬多個工作機會,使國防供應鏈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