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稱北市統籌款增逾400多億、成長62.5% 財政局反擊了

臺北市政府。記者楊正海/攝影。報系資料照

中央昨天公佈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後各地方政府首次分配的統籌分配稅款金額,並強調北市統籌款獲配金額大幅增加,對此,北市財政局上午指出,中央卻未提一般性及計劃型補助款減少情形,且對外說法顯然以錯誤類比,轉移焦點。

行政院昨指出,由於新版財劃法水平分配公式問題,有部分縣市獲配的統籌分配稅款,增加幅度非常高,例如,臺北市由今年度696.8億元,增加至明年度的1149.2億元,總計增加452.4億元,幅度將近65%。

行政院也表示,退萬步言,即使北市府加計「金融營業稅短少補助款」10.2億,今年度以707億計算,明年度總計也增加442.2億元,增幅也高達62.5%,但相較之下,連江縣明年度的統籌分配稅款卻是負成長,財政部爲此先添補以彌平差額。

北市財政局指出,立院修法精神是提升地方財政自主,財劃法這次修法目的在於改善過去25年中央與地方收支失衡問題。行政院須依法行政,實質擴大地方政府獲配財源,提升地方財政自主、尊重地方自治精神。

財政局指出,但中央分配公式設計犧牲地方權益,財劃法僅訂定分配指標與權重,公式則由中央政府行政裁量設計;然而,中央執意以損害地方權益之方式設計公式,導致仍有約345億元未能分配至地方政府。若依地方建議,不僅能依法分配完畢,且各縣市獲配數亦可再增加,不會減少。

財政局指出,中央將未分配完成之責任,歸咎於新版財劃法部分內容矛盾或欠明確,致連江縣發生獲配數反較修法前短少情形,不只違反財劃法修法意旨,更與臺北市獲配數多寡毫無關聯,中央相關說法顯系以錯誤類比轉移焦點。呼籲中央應採納地方建議,儘速解決問題,勿再犧牲地方權益。

財政局指出,中央強調「臺北市明年統籌款比去年多452.4億」,但地方財源不只統籌分配稅款,尚須將一般性補助款與計劃型補助款獲配數額一併計算考慮,然而兩項補助款已遭行政院改變規則;預估北市獲配統籌款增加數恐遭補助款大幅抵銷。

財政局表示,行政院昨天已公佈補助辦法修改,也在會議中明確表示未來一般性補助款逾七成將分散至各部會,計劃型補助款亦將重新檢討比率,勢必對地方財政收入造成極大影響。預估包含北市在內之多數地方政府,均可能面臨獲配統籌款增加數遭中央大幅扣減地方補助款所侵蝕,最終所剩無幾。

另外,財政局表示,中央迄今都未清楚公告各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及計劃型補助的分配情形,卻一再強調北市統籌款增加金額,刻意造成北市獲配財源大幅增加之錯誤認知,以合理化對北市依法應獲配補助款之扣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