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達、大林除役機組上場救援 曾文生:不是臺灣獨有做法
臺電董座曾文生今(27)日強調,緊急備用機組有其一定程度功能,可讓電網遭受一定衝擊前提下,還能夠穩定運轉,這樣做法不是臺灣獨有,像歐洲大國也都如此。(柯宗緯攝)
興達電廠3、4號燃煤機組遭爆運轉,已除役的興達1、2號機、大林5號機也被抓包因備轉容量低於6%下「上場救援」。對此,臺電董座曾文生今(27)日強調,緊急備用機組有其一定程度功能,可讓電網遭受一定衝擊前提下,還能夠穩定運轉,這樣做法不是臺灣獨有,像歐洲大國也都如此。
曾文生指出,臺電所有水火力機組、發電機有200多部,數量非常龐大,其中大林5號機、興達1及2號機已經除役,轉爲備用機組,但從來未在備轉容量不達6%以下而啓動,興達3、4號機則是因爲環評承諾才轉爲備用機組,但尚未除役。
曾文生強調,國人關心臺灣供電穩定,臺電每天會準備一定備轉容量,若遇到特別意外,還是能夠維持穩定供電,他舉例去年0403大地震非常大,全世界關注臺灣狀況,其中被大家注意臺灣電網在那時,沒造成重大停電狀況,這情形不多見,因爲當時備轉容量夠,但地震後有機組受損傷,需要時間恢復。
曾文生提到,緊急備用機組有其一定程度功能,可以讓電網遭受一定衝擊前提下,還能夠穩定運轉,「這樣的做法不是臺灣獨有」,包括歐洲國家芬蘭、法國、德國、奧地利等國,也有重啓一些燃煤機組因應,像法國機組大修,或是因爲要供暖,冬天電力需求高漲,會讓緊急備用機組發揮關鍵角色穩定供電。
不過,他強調,對於整個臺灣電力系統來說,其實緊急備用機組佔比非常低,以現在法定許可的發電容量來說,就算把全年720小時全部發滿,發電量也只佔總髮電量0.5%,實際運轉量更低於0.5%,以2024年爲例,燃煤整體遠低於0.1%,但對於整體電力系統穩固有非常大的幫助。
「電力需求跟電力供給是變動狀況!」他說明,機組的調動、發電狀況、空品狀況等,要以整年來看,單看1、2天起伏沒辦法代表整年狀況,上週是因爲機組跳脫,而發生備轉容量低於8%,才需要啓動興達3、4號備用機組狀況,但機組修復之後,備轉容量率在夜尖峰已回到10%以上,預估今天一定超過10%。
曾文生強調,臺電在減煤工作持續努力,包括臺電及民間的部分,若用燃煤發電一併計算,去年燃煤發電降到31%,預估今年會在27%以下,有信心2025年會達到臺電定下的燃煤30%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