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浮動費率基金熱賣,公募管理費系統改造已提上日程,第三方報價700萬至800萬元?

近期,首批新型浮動費率基金在各個渠道陸續上架,有基金目前已提前結束募集。而除了忙銷售、忙投教,由於費率的創新,基金公司還需要對系統進一步改造。

此前《每日經濟新聞》曾報道這些基金目前只有現金分紅一種方式,背後主要的原因就在於,目前的系統還無法滿足份額再投的分紅方式,需要進行系統改造。

有意思的是,近日有市場消息稱,浮動費率基金的系統改造費用或高達700萬~800萬元。那麼,背後真實情況又是怎樣的?基金公司IT系統第三方供應商究竟又來自哪些公司呢?

系統改造百萬元起步

對於市場傳出浮動費率基金系統改造費用或高達700萬~800萬元的消息,從記者最新瞭解的情況來看,實際費用並沒有這麼高。

某基金公司人士就說道:“肯定沒有這麼高。這個費率改革是監管指導的,哪能一個系統比ETF還貴。”

滬上某基金公司人士直接表示:“比這個數字低很多,大概是100萬~300萬元,而且也還有砍價的空間。”

另有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沒有傳的那麼高,大概100萬元左右。”

還有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則說道:“基礎夠用的版本100萬元就行。如果還有個性化需求,大概200萬元。”

當然,有公司可能選擇“自己動手”。有基金公司人士就表示:“我們的TA系統是自己開發的,所以沒有跟外部廠商諮詢過報價,估計這個改造也應該是自己做。”

而至於改造的進程,上述滬上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供應商他們應該也還在做功能系統方面的開發,目前還沒有跟公司的實際情況進行匹配,應該也還沒簽合同,但意向比較明確”。

另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則說道:“時間肯定是一年之內,一年之內還不涉及千人千面的浮費。”

系統改造涉及哪些方面?

據瞭解,基金公司的浮動管理費系統改造主要涉及會計估值系統、TA清算系統。

滬上某基金公司相關人士介紹道,這次系統的改造主要是收費計算公式的改造,而以前費率都是固定的。浮動費率產品需要根據客戶進出時間計算收費,還要和業績基準進行比較,確定到底落在哪個具體的檔次。

據瞭解,目前開發商主要有恆生、金證、贏時勝、金手指等。其中,恆生佔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公募基金行業涉及產品設計、發行、交易到後臺覈算的全鏈路管理,都需用到恆生系統。

“像申購、清算等交易方面,大家用的基本都是恆生系統。特別是調高精度後,不同系統採取的標準不同,在基金淨值複覈時,就容易產生誤差。銀行、券商和基金公司基本用的都是恆生系統。估值方面,贏時勝有一定的優勢;金證也有,但是規模比較小。”某券商相關人士向記者這樣表示。

該券商相關人士進一步表示,這次系統改造技術難度並不算大。新型浮動費率基金涉及動態費率配置、差異化計算等複雜需求。開發商提供基礎平臺、數據庫等,也必須要由開發商提供相關的升級補丁改造。

可以預見的是,隨着投資者數量增加,以及定投理念普及,這一計算複雜程度的增加也將會更大。

需要一提的是,恆生電子還入股了贏時勝,其或成爲此次新型浮動費率產品助推系統改造升級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