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蔣萬安拆彈成功 解約新壽仍應謹慎
臺北市北士科T17、T18土地原是新光人壽與市府長達四年僵局縮影,因全球AI巨擘輝達選址,成爲牽動臺灣科技未來與市長蔣萬安政治聲望的關鍵戰場。蔣市府歷經數月「拆彈」斡旋,終於促成輝達、市府、新壽三方初步共識,輝達臺灣總部確定留在北市,奠定全球「AI powerhouse」的地位,然與新壽的解約爭議未定,仍須步步爲營。
輝達希望一塊沒紛爭的素地蓋總部,但上月底與新壽備忘錄到期,新壽與市府又有契約爭議,輝達只好向中央政府請求盤點土地,眼見賴政府有望收割,其他縣市也重燃希望紛紛喊話,一時間從穩操勝券到風雨飄搖,蔣萬安和從中穿針引線的副市長李四川,迎來一場難解的政治風暴。
危機中也見轉機,蔣萬安與副市長李四川的應對策略,可謂剛柔並濟,展現市府的決心與手腕。
李四川先畫下底線,堅決不讓新壽直接轉移地上權給輝達,加上十月起新壽失去備忘錄護身符,市府又密集提供備案。蔣萬安則拋出T17、T18至今「荒煙蔓草」未開發,釋出可強制解約信號。
市府壓力加上議會不分黨派一致反對外傳新壽百億解約金的「獅子大開口」,新壽壓力空前,最終讓步,願意僅收回成本,讓輝達最終能順利落腳最屬意的地點。
若一切順利,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預計明年中旬在Computex展上宣佈開工,這塊都市計劃後超過四公頃的土地,一座高科技的「飛碟屋」將拔地而起,北市可望成爲AI產業聚落的核心之一。
有了「輝達經驗」,讓產業界看到市府願意排除萬難,未來招商絕非難事。然而,懸而未決的「分手費」仍是隱憂,若雙方最終被迫走向強制解約甚至漫長訴訟,恐讓輝達失望離去,出現三輸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