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加關稅替代法條 川普還有3招

美國總統川普。(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對全球課徵「對等關稅」,28日遭到聯邦法院裁定「越權」而予撤銷。川普政府不大可能在短期內贏得上訴,因此將削弱其在貿易談判中的威懾力。而川普仍可能搬出替代法律條款,繼續向談判對手施壓,但這類談判會側重於特定產業,或不公平貿易行爲。

IEEPA於1977年生效,旨在應對美國在安保、外交、經濟上遭遇的「緊急特殊威脅」,主要適用於貿易禁運和制裁,未曾提及「關稅」一詞。但川普以美國貿易逆差構成國家緊急狀態爲理由,援引IEEPA對其他國家徵收關稅。

援引IEEPA對全球課徵關稅,具有即時、廣泛及不可預測的特點,IEEPA因此被形容爲「關稅核按鈕」。如今聯邦法院的裁定,則讓川普發出立即、廣泛關稅威脅的可信度大降,從而削弱貿易談判中的威懾力。

傑富瑞投資銀行分析師沙赫(Aniket Shah)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日本、歐盟、印度和英國將如何迴應這一消息?我們認爲雙邊談判之所以停滯不前,原因之一是美國的貿易伙伴可能已預料到這結果。」

對等關稅被法院叫停,川普還有一系列替代法律條款,可以援引來加徵關稅,這包括《1974年貿易法》第122條、第301條,以及《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其中,301條款適用於各種不公平貿易行爲,例如進口壁壘、補貼及政府採購限制等,這一工具在川普1.0政府期間曾被使用。但啓動調查通常要12-18個月才能完成,也會面臨不符世貿組織(WTO)規則的風險,以及受影響國家的關稅報復。

232條款則以「國安威脅」爲名,賦予總統對特定產業課徵關稅的廣泛權力。川普政府已依此對鋼鐵徵收25%關稅、對鋁徵收10%關稅,目前還有7項正在進行的232條調查,涵蓋銅、木材、半導體、藥品等關鍵領域,爲未來擴大關稅範圍提供基礎。但這類調查通常要費時270天,意味着這絕非快速反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