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打破「不可能三角」 化解漲保費禁忌

國際金融學中有所謂的「不可能三角」,指一個國家難以同時兼顧資本自由進出、固定匯率與獨立貨幣政策,只能三擇二;套用到保單調漲保費上,若將「主管機關立場、保戶權益、壽險公司穩健經營」視爲三角關係,看來也確實似有互相牴觸之處,因保費調漲,會導致保戶反彈,主管機關壓力倍增;而保費不漲,損失率居高不下,恐讓壽險公司財務惡化。

實支實付險的壓力,來自醫療進步與自費項目增加,包括達文西手術與外泌體、PRP(增生療法)等治療,推升理賠成本,部分保單損失率甚至超過100%、高達200%,成爲壽險公司一大痛點。對「鮮少理賠、規律繳費」的保戶來說,保費漲價難免覺得不公平;但若不調整,保險公司長期經營將面臨嚴重挑戰;主管機關則憂心,保費上調可能引發退保潮與大量客訴。可說調與不調,各有難處。

這看似「不可能的三角」,若能透過制度調整與商品轉型,三方仍有取得平衡的機會。主管機關可建立合理的調漲機制,使費率調整可預期化;壽險公司應加強保單設計、覈保與理賠管理,並加強保戶溝通。最重要的是,保戶也要有自覺,避免不必要的醫療支出。

唯有三方共同承擔責任,才能化解保費漲價禁忌,推動醫療保障體系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