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矽光子重鎮 挺進南臺灣
政府全力推動南臺灣成爲新世代矽光子產業重鎮。矽光子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矽光子產業聚落與供應鏈概況
政府全力推動南臺灣成爲新世代矽光子產業重鎮,除了矽光子產業開發平臺將落腳高雄,串聯南部半導體聚落與AI產業發展,並規劃設立AI公共算力中心,打造光電與運算雙引擎;亦初步計劃結合中央及地方資源,建立「矽光子產業專區」,吸引國內外廠商與研究機構進駐,形成跨域創新聚落。
此舉將帶動封裝、光通訊模組與AI資料中心的在地化,推升高雄成爲「光電南進」的戰略核心。臺灣供應鏈已在矽光子與共同封裝光學領域深耕佈局,形成從上游材料至下游模組的完整體系,上游由聯亞供應雷射磊晶材料,中游的聯鈞掌握LD雷射與CPO封裝技術、環宇-KY提供檢光元件,下游則以上詮、波若威與光聖主導光纖與FAU模組製造。法人分析,臺灣廠商不僅在製程良率與成本控制上具備優勢,更與國際雲端供應鏈緊密合作,成爲AI資料中心升級的關鍵推手。
AI運算需求爆發,資料中心亟需高速且低功耗的傳輸技術,傳統以電訊號傳輸的架構已面臨瓶頸,矽光子技術則能將分散光學元件微縮整合於單一晶片,透過光波導進行訊號傳導,大幅提升頻寬與熱效率。
與此搭配的共同封裝光學(CPO),則讓電子積體電路(EIC)與光子積體電路(PIC)共封於同一載板,顯著縮短訊號距離、減少功耗與延遲,成爲AI資料中心的「新動脈」。
光模組技術從可插拔式(Pluggable)、板上光學(OBO)到近封裝光學(NPO),正全面邁向CPO階段。CPO可實現最高頻寬密度與最低能耗,雖然異質整合技術門檻高,但已成爲美、日與臺灣廠商競逐焦點。
法人指出,隨AI資料中心投資持續擴張,2026年CPO應用滲透率可望倍增。
法人指出,政府自上而下推動矽光子聚落建設,加上臺系供應鏈從晶片、封裝到模組的完整佈局,將形成AI基礎建設的新優勢鏈。南臺灣矽光子專區若順利落地,高雄可望成爲亞太區AI資料中心與光電產業的關鍵樞紐,帶動臺灣在全球AI算力與光通訊革命中的地位再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