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腸病毒警報!3天奪2命 醫揭「危險信號」
小兒科醫師賴永清指出,新生兒腸病毒與兒童腸病毒症狀不同,不以咽頰炎表現,而是以發燒、食慾差合併紅疹和腹瀉或嘔吐爲主。(馮惠宜攝)
小心新生兒腸病毒!疾管署公佈上週新增2死1重症,3個案皆爲出生3至6日;臺中市小兒科醫師賴永清近日也收治1名疑似腸病毒個案,出生52天女嬰因出疹、高燒收住院治療,並通報腸病採檢,唯最終疾管署排除是腸病毒71型,幸女嬰住院5日康復出院;醫師提醒,新生兒罹腸病毒與兒童症狀不同,多以發燒、食慾不振、活動力減少等症狀表現,但仍有併發心肌炎、腦炎、敗血症的可能,不可輕忽。
每年5月開始進入腸病毒流行期,疾管署統計第23周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5166人次,較前1周4727人次上升9.3%,疫情呈緩升趨勢,但上週新增2死1重症,死亡的爲出生3天大男嬰、6天大女嬰,以及1名出生3天男嬰重症收治在加護病房中;賴永清上週也收治1名52天大的女嬰疑似感染腸病毒,他依重症通報採檢,近日檢驗結果出爐,只排除是腸病毒71型,他認爲很高機率是其他型別腸病毒造成。
臺中出生52天女嬰因皮膚起紅疹,且發燒到38.7度就醫,合併有食慾不振、活動力差,小兒科醫師賴永清高度懷疑是新生兒腸病毒。(賴永清提供)
賴永清說,女嬰才滿月不久,6月9日因皮膚起紅疹,且發燒到38.7度就醫,因合併有食慾不振、活動力下降,且躁動不安,高度懷疑是新生兒腸病毒。
他也強調,新生兒腸病毒與兒童腸病毒症狀不同,不以咽頰炎表現,而是以發燒、食慾差合併紅疹和腹瀉或嘔吐爲主,如未即時確診治療,仍有機會併發心肌炎、腦炎及新生兒敗血症,不能不慎;他也提醒目前腸病毒已有疫苗可接種,提醒滿2個月大的嬰兒可以接種提升保護力。
另,新生兒腸病毒比較可能是家中學齡兒童或其他照顧者感染後再傳染,他也提醒家有新生兒的家長或照顧者,一定要落實勤洗手,洗手完再抱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