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版心梗奪命 新手媽產後3天亡 醫:剛生完最危險
高雄一名新手媽媽產下女兒後,發生肺栓塞不幸離世。(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很多孕婦會有腿部腫脹情況,這可能帶來產後肺栓塞的危機。高雄一名新手爸爸近日在社羣PO文,指太太生下女兒3天,即因併發肺栓塞而後離世,他並貼出女兒依偎在媽媽胸前的最後告別照,不少網友都感到不捨。醫師指出,孕婦仍應適度走動,必要時可穿彈性襪,以減少血液鬱積在下肢與產後肺栓塞的風險。
這名新手爸爸在threads發文,指43歲的妻子高齡產下女兒「蹦蹦」,不料卻變天人永隔,當爸爸的喜悅,瞬間天堂掉到地獄,妻子已預定將在後天(13日)出殯,連日來他奔波於殯儀館與照顧「蹦蹦」的產後護理之家,身心雖然疲累,仍希望藉由妻子的經歷,提醒大衆重視產婦肺栓塞的危險性。
爲何產婦會發生肺栓塞?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陳哲伸在醫院網站貼文指出,很多懷孕後期的婦女,會有下肢腫脹的狀況,多數人只要擡擡腿,就會得到改善,但少部分孕婦,卻會在下肢的深部靜脈有血栓,產生深部靜脈栓塞。
陳哲伸指出,深部靜脈內的血塊,除在腿部造成不適外,還有一個可怕的、致命性的併發症,就是肺栓塞。生產完之後,下腔靜脈的壓迫解除,懷孕期間鬱滯於下半身的血液會大量流回心臟,孕期有深部靜脈栓塞的婦女,在這時候靜脈內的血栓有可能脫落,順着血流經下腔靜脈回到右心房、右心室,就有可能造成肺栓塞。
陳哲伸指出,傳統的觀念常會希望孕婦多休息、少走動,以免動了胎氣,但少活動會使更多血液鬱滯在下肢,增加深部靜脈栓塞的風險,建議下肢水腫嚴重的孕婦,除了小腿肌肉要多活動之外,務必穿着彈性襪,減低靜脈栓塞的機會。一旦有下肢異常腫脹的現象,務必儘速至心臟血管中心的門診尋求協助,懷孕期間即開始治療,可減少後續肺栓塞的機會。
肺栓塞是致命性急症,又有肺部版心肌梗塞之稱,對此,屏東基督教醫院副院長暨臺灣心肌梗塞學會榮譽理事長、心臟內科醫師黃偉春表示,心肌梗塞是指心臟冠狀動脈因血栓等原因阻塞,若不及時打通血管,有可能造成心臟肌肉受損、心衰竭,而肺栓塞原理類似,是指部分的肺臟血管被血管內的固體、液體或空氣塊所形成的栓子阻塞,可能造成肺部功能受損,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