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屋空屋率居全臺之冠 議員痛批基隆已成炒房聖地
基隆市議員痛批基隆市政府的社宅政策牛步化,並且有「炒老宅、蓋小宅」的現象,認爲基隆已是北臺灣的炒房聖地。圖爲基隆市正在興建中的光明安居社宅。(張志康攝)
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全臺待售新成屋2024年第2季高達10.3萬戶,屋齡5年內新成屋空屋率最高的縣市爲基隆市,高達35.3%。議員日前在定期會中痛批基隆成了北臺北的炒房聖地,房子愈來愈貴,中產階級連中古屋都難買,市府應檢討住宅政策。
無黨籍議員陳冠羽指出,依內政部的資料顯示,基隆新成屋的空屋率是全臺最高,現況是,基隆呈現「炒老宅、蓋小宅」的怪現象,他認爲基隆現今就是北臺灣的炒房聖地。然而,基隆市長謝國樑在施政總報告中,隻字未提居住正義政策,即使去年囤房稅2.0跟進中央完成修法,但基隆市迄今爲止社宅僅有七堵區正在興建的光明安居,下一處社宅在何處,外界完全無法得知,他要求市府關注青壯年的居住議題。
對此,謝國樑答詢時表示,社宅是中央住宅政策的一部分,得視民衆的實際需求,但他也承認,空屋率高的確不利於推動住宅政策,會加強囤房稅的推動。至於在小宅的推動上,謝國樑認爲,基隆是目前北臺灣房價最低的縣市,透過建設及捷運聯開可以吸引年輕人入籍、入住基隆,讓年輕人能夠有機會擁有自己的房子。
都發處長謝孝昆則是指出,今年將展開囤房稅的課徵,最高稅率將達4.8%,相信會有效抑制建商惜售的狀況。不過由於纔剛開始推動,效果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至於在社宅的推動上,市府定期與國家住都中心保持密切聯繫及追蹤,日前秘書長方定安帶領團隊拜會國家住都中心時,才與住都中心就目前基隆市幾處潛在的社宅基地,包括信義區的福祿段、臺肥公司六和停車場基地,以及暖暖區惠明新村等基地,進行意見的交換。
其中,福祿段的潛在基地,行政院已經指示可以辦理,但住都中心對於營建成本偏高一事有意見,目前朝向減少戶數以降低成本規畫。至於現今的六和停車場,還涉及都市計劃變更,以及還需呈報臺肥董事會等門檻有待跨越。
至於暖暖惠明新村,由於土地屬臺灣港務公司基隆分公司所有,再加上住都中心也屬中央機關,市府難以介入,住都中心也允諾安排三方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