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義市陽泉曲村:西梅產業繪就富民新圖景

今年以來,孝義市陽泉曲鎮黨委以黨建賦能特色產業發展,在“黨建紅、產業金、生態綠、民生粉、治理藍”五色工作法引領下,陽泉曲村黨總支率先探索出“千株西梅”特色產業路子,延伸籌建了60畝西梅採摘園及冷庫,蹚出一條強村富民新路徑。

面對集體經濟薄弱、增收路徑單一等困境,陽泉曲村黨總支書記從自家西梅樹中尋得靈感。2023年,經黨員大會表決通過,該村推行“組織引領+黨員示範+羣衆參與”模式,引進孝義西部山區首批西梅樹種,將6畝環境整治新造土地打造爲“黨員示範林”,並定期邀請農技專家現場指導種植技術。試種成功後,該村實行“統一供苗、村民代種、兜底銷售”,帶動了193戶村民在房前屋後栽種西梅,“示範林帶動庭院經濟”效應顯著。

政策東風助力產業升級。前期試種成功後,陽泉曲村黨總支搶抓鄉村振興機遇,啓動總投資了85萬元的西梅種植加工基地基礎設施完善工程,爭取40萬元縣級財政銜接資金,建成60畝標準化採摘園及配套冷庫。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運營模式,整合資源設立技術指導、銷售對接等崗位,聘請專業技術員全程管護,黨員羣衆在主題黨日等活動中主動參與基地養護,讓黨旗在產業鏈上高高飄揚。

在產業發展規劃上,陽泉曲村黨總支瞄準提升產業附加值,註冊“雁富穠”品牌,計劃將舊小學改造爲深加工基地,開發西梅果脯、飲料等產品,預計建成後年加工鮮果5萬斤,帶動30餘人就業。同時,依託生態資源探索“西梅+”模式,成立合作社流轉60餘畝撂荒地種植苦蔘、芍藥等中藥材,構建“西梅主導、多產協同”的產業矩陣,爲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記者 阮興時)

來源:呂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