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琴:我們已承諾在美投資 不僅臺積電 還包括整個生態系

蕭美琴(資料照片,總統府提供)

美中談判和臺美談判仍在持續,副總統蕭美琴表示,我們也警覺到中國開始利用稀土等經濟籌碼做爲脅迫工具,我們將透過市場多元化,確保不會被中國當作政治脅迫的籌碼或工具。我們也理解美方希望推動「再工業化」,我們已承諾在美國進行投資,不僅是臺積電,還包括整個生態系其他部分,從供應商到設計商,乃至其他晶片製造公司,也與英特爾(Intel)等美國公司合作,提升其生產力。

蕭美琴日前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CBC)駐倫敦特派員Chris Brown專訪,針對臺加經貿合作、臺美中關係、半導體產業、國防及認知戰等議題進行迴應。

對於當前美中關係的整體動態,蕭美琴指出,我們都見證了中國自1990年代以來其角色的變化與演進。中國當時奉行改革開放政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與全球貿易體系,並從中獲益良多。

但同時,她說,近年來我們也警覺到,中國開始利用其經濟籌碼做爲脅迫工具,包括利用其對稀土礦產,或全球供應鏈中某些環節的掌控力。

她以臺灣爲例,中國也曾利用農產品的銷售,做爲對臺灣社會各界施壓的工具。所以我們積極推廣臺灣農產品,例如加拿大本地沒有種植的鳳梨、芒果等水果,推廣到更多元化的國際夥伴手中,避免過度依賴單一的中國市場。透過市場多元化,確保我們的依賴關係不會被中國當作政治脅迫的籌碼或工具。

外界關注臺灣會不會淪爲美中貿易戰中的談判籌碼?蕭美琴表示,美國和中國之間確實存在着許多問題,其中很多和臺灣沒有直接關係。臺灣與美國的貿易伙伴關係也非常穩健。事實上,我們關鍵產業之一的半導體與晶片產業一直都與美國及矽谷保持合作。

她認爲,其實,很多人將矽谷與臺灣的科技產業園區視爲一個促進全球繁榮的大型科技生態系。因此,我們和美國之間建立了非常堅實、具建設性的貿易、經濟與供應鏈夥伴關係。我們也持續在這穩健基礎的優勢上,進行對話與交流。

蕭美琴強調,我們還有一項與中國經濟體非常不同的特點,就是我們希望將臺灣的製造與科技產業打造爲一個值得信賴的經濟體。這也是賴清德總統所強調的「信賴產業」之一,也就是需要以信賴爲成功基礎的產業。

她認爲,隨着隱私與安全議題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越來越重要,臺灣製造業及所有支持美國製造業和美國人工智慧領先地位的零組件都具此附加價值。她也相信,我們的夥伴關係非常穩固,並將持續深化,也希望我們的討論能真正聚焦於夥伴關係的優勢,並繼續朝此方向進行。

被問到是否擔心,美國可能會在更廣泛的貿易談判中退讓,以滿足中國的要求,使臺灣淪爲交易的籌碼?蕭美琴指出,中國從未停止在國際場合中提出臺灣議題及其主張,當然,這個議題數十年來不斷被提及。

不過,她說,美國基於《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的對臺政策向來一致,現任川普政府及其官員也不斷重申此立場。這項政策仍然是臺美夥伴關係堅實、穩定且一致的架構。畢竟,維持臺灣的自由、安全與穩定,是整個印太區域穩定的重點。因此,臺美夥伴關係對雙方同等重要。

美國總統川普作風相當難預測是否影響臺灣的判斷?蕭美琴表示,美國對臺政策數十年來都非常一致。事實上,美國對臺的支持一向具跨黨派共識。就在幾周前,我們再次看到美國國會兩黨共同支持深化並強化臺美夥伴關係的立法。

她相信如同川普總統多次重申,和平與安全是首要目標,並致力促進和平。臺海的安全與穩定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我們會持續與美方合作,加強臺灣的自我防衛能力,《臺灣關係法》爲此奠定堅實的法律基礎,雙方合作穩固。

至於臺灣半導體產業與美國「五五分」的說法,她強調,臺灣在晶片製造上的實力與競爭優勢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過數十年的努力與艱辛累積的成果,在艱鉅的國際局勢下,臺灣成功建立了最完整、最具競爭力的高階半導體制造生態系。

因應產業情勢的動態變化,她說,我們將持續投資下一代晶片技術,政府也會支持科技生態體系,讓民間企業能持續創新並保持領先地位。美國是臺灣半導體產業極爲重要的夥伴,我們許多頂尖科學家都曾在美國受教育。我們的半導體產業與美國企業合作,讓美國的科技巨頭—全球前十大科技公司,得以成長並獲利,享有科技產業中絕大部分利潤,這項夥伴關係幾十年來爲美國的繁榮做出貢獻。

她說,我們同時也理解美方希望多元化與推動「再工業化」,在此背景下,臺灣可成爲有所助益並具建設性的夥伴。我們已承諾在美國進行投資,不僅是臺積電(TSMC),還包括整個生態系其他部分,從供應商到設計商,乃至其他晶片製造公司,我們也與英特爾(Intel)等美國公司合作,提升其生產力。

蕭美琴表示,我們會持續深化雙贏的夥伴關係,除了支持美國「再工業化」的承諾之外,也瞭解美方很重視其在AI領域的領導地位。臺灣生產大量有助全球運算的資料中心設備及伺服器,許多臺灣企業也正考慮在美投資計劃,但這並非一夕可成,我們希望能以繼續支持臺灣成長,同時強化美國實力的方式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