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擴大在美投資「變成美積電」? 郭智輝:多餘的想法
▲經濟部長郭智輝。(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廖婕妤/臺北報導
臺積電(2330)今日凌晨宣佈有意增加1000億美元(約新臺幣3.3兆元)投資於美國先進半導體制造,包含興建3座新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設施,以及1間主要研發團隊中心;市場擔心臺積電會變成「美積電」,經濟部長郭智輝今(4)日表示,這個想法是多餘的。
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出席立法院「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繼續質詢」會前受訪,說明臺積電擴大在美投資。
郭智輝說明,2月下旬次長江文若去美國拜訪,主要是去收集關稅相關的產業訊息;不過經濟部對於產業的活動,都是早早都有掌握、都瞭解。
郭智輝指出,我們對海外的投資或者在國內的投資,每個企業都會審視自己的能耐或是需求,其實到海外去投資,基本上,第1個關心的是它的市場,第2個關心在當地的國家有沒有它需要的資源;第3個是它對整個世界的佈局,這些都是海外擴展的重要依據。
郭智輝也說,臺積電本來就在美國有廠、在日本也有廠、在德國也要開始蓋廠,因此認爲臺積電赴美投資跟半導體的關稅是2件事情,臺積電在先進科技的全球佈局是非常重要的。
川普也提到,臺積電擴大在美投資,若是中國犯臺,美國仍有晶片生產能力,是否會擔心臺灣因而失去價值?郭智輝表示,「臺灣完全有價值,變成是全球大家矚目的焦點,因爲臺積電的成就,在全球各地的佈局,大家都依賴臺灣所生產的晶片。」
郭智輝說,臺積電在美國生產,主要是爲了美國的客戶,在日本生產,是爲了日本的客戶,但在臺灣生產除了美、日之外,還有很多的客戶,所以需要去滿足他們的需求。
此舉是否會造成臺灣的供應鏈都慢慢移往美國,郭智輝指出,長期來看或許有可能,但以目前臺積電投資的金額裡面,所需要供應鏈的數量,可能還不至於吸引供應鏈整個過去。
經濟部也補充,臺積電新一階段的對美投資規劃,政府將依法審查,顧及公司發展,也確保半導體產業及國家整體競爭力,持續壯大臺灣於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關鍵地位,維持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