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琴:不只臺積 整個生態系赴美投資
財經熱門
美中談判和臺美談判仍在持續,副總統蕭美琴接受加拿大媒體專訪首度證實,我們已承諾在美國進行投資,不僅是臺積電,還包括整個生態系其他部分,從供應商到設計商,乃至其他晶片製造公司,我們也與英特爾(Intel)等美國公司合作,提升其生產力;許多臺灣企業也正考慮在美投資計劃。
惟對於蕭美琴表示我們已承諾包括整個半導體生態系在美國投資,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認爲,科技業赴美設廠投資,是全球佈局的一環,並非技術流失,但也坦言,赴美投資最大挑戰是人力不足。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還說,臺廠企業還怕勞工所組成的工會,若處理不當可能吃上官司。
蕭美琴接受加拿大媒體專訪表示,我們警覺到中國開始利用稀土等經濟籌碼做爲脅迫工具,將透過市場多元化,確保不會被中國當作政治脅迫的籌碼或工具。
對於美方提出半導體產業「五五分」的說法,她強調,因應產業情勢的動態變化,她說,我們將持續投資下一代晶片技術,政府也會支持科技生態體系,讓民間企業持續創新並保持領先。
另方面,受到全球AI商機大爆發,中經院17日大幅上修全年經濟成長率至5.45%。 主計長陳淑姿上週預估趨5%還樂觀,是目前國內GDP成長最高的機構。不過其他學者點出,科技、傳產表現兩樣情,很多無薪假人數是傳統「慘」業所貢獻,所僱用員工根本感受不到經濟成長果實。
對於經濟成長大幅上修,中經院院長連賢明以臺積電法說會樂觀態勢來譬喻,「經濟超乎預期好」,儘管有關稅風險,經濟是「內外皆溫」,抱持審慎樂觀態度;中經院並預測,明年經濟成長率爲2.55%。
不過國內外機構不斷上修我國全年經濟成長率,但國內無薪假人數卻持續攀升,很多受僱員工根本感受不到經濟成長果實;邱達生直言,無薪假多是飽受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的傳統「慘」業所貢獻,包括紡織、塑橡膠製品、汽車零組件等,前3季出口都較去年同期倒退嚕,這些慘業就業人口數都不少,不僅沒加班費、獎金,還面臨減班休息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