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琴:臺美關係一直堅實穩固 關稅談判持續進行
副總統蕭美琴上午出席「2025全球產業脈動與海外臺灣企業影響力經貿論壇」,蕭副總統致詞表示面臨全球關稅的挑戰,我們的談判團隊依然持續在進行對話,爭取更有利的條件,臺美產業具有高度的互補性,而臺灣企業在美國的供應鏈當中,也扮演着關鍵的角色。記者蘇健忠/攝影
副總統蕭美琴今天出席「2025全球產業脈動與海外臺灣企業影響力經貿論壇」時表示,臺美關係一直都堅實穩固,雙方理念相近。「我們即便面臨全球關稅的挑戰,但我們的談判團隊依然持續在進行對話,爭取更有利的條件」。
蕭美琴表示,這幾年國際經貿局勢風雲變幻,不論是地緣政治的風險,還是看到太平洋彼岸有美國關稅的挑戰,在臺灣海峽的對岸又有產能過剩、低價競爭等諸多挑戰。這些變局雖然爲大家帶來不小影響,但也從中看間產業轉型與重新佈局的機會。
蕭美琴說,臺灣不是第一次面對挑戰,在戰後1970年代,面對全球石油危機同時還有退出聯合國以及外交的風雲變色,當時臺灣也是處於一個國際局勢對我們影響力深刻的年代,但同時也是這個時代,有一羣在海外學成歸國的「造山者」,開始佈局臺灣接下來對世界具有關鍵影響力的「護國羣山」半導體產業。
蕭美琴說,90年代,臺灣加入WTO的談判也如火如荼進行。2000年,當時的世界很多人形容是「扁平的世界」,也就是全球化時代的來臨。
蕭美琴表示,如今,又面對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國際情勢,雖然有些人形容全球化已死,「我們面對的是過去所熟悉的貿易體系劇烈的變化」,但即便面臨這些調整與變化還有外在挑戰,仍看到產業還不斷在成長、轉型,不但在股市、出口、經濟成長率或人均GDP依然名列前茅,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
蕭美琴強調,在國際合作上,臺美關係一直都堅實穩固,雙方理念相近。「我們即便面臨全球關稅的挑戰,但我們的談判團隊依然持續在進行對話,爭取更有利的條件」,因爲臺美產業具有高度互補性,臺灣企業在美國的供應鏈中也扮演關鍵角色。在此同時,許多美商也加碼佈局臺灣,在臺灣投資,相信這樣的互信關係,也讓我們對未來更具信心。
除了佈局美國,蕭美琴說,政府也積極推動與歐洲、日本、東南亞、南向等國家的合作,透過臺商在當地建立的堅實力量,臺灣的供應鏈就能更具韌性,也能展現靈活創新的價值。在全球供應鏈上,臺灣不斷以小博大,這也是我們的特色,靈活、創新、走出自己的影響力,每一項產業都是臺灣連結世界的重要橋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