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臺美關稅將掀牌 農業界籲談判時有所堅持

「農訓協會」是全臺342家農漁會的智庫與訓練機構,7月30日辦理「2025年亞洲農民組織創新與永續國際論壇」,邀集臺灣、日本與韓國具代表性的農民組織實務領袖與學者、專家,以「創新」與「永續」兩大核心主軸,進行經驗分享與深入交流。由於正值美國對等關稅談判的關鍵時刻,使得本次論壇倍受產官學界關注。

韓國瑜擔任開場引言嘉賓,因曾擔任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韓國瑜特別強調「農爲國本」的重要性。他表示,現在臺灣面對氣候變遷與關稅壓力,農會是農民的支柱,不只連結產地與消費市場,更帶領農民用創新思維面對挑戰,呼籲政府能「始終把農業、農村與農民放心中,讓國人知道,農業是生命的根本、農民是社會的中堅。

韓國瑜說,政府不能只着重臺積電等半導體產業,每個產業都應該是臺灣的驕傲,臺灣從事高科技的人不到百萬人,政府將目光應多放在小螺絲身上,這些小螺絲幸福,人民纔會幸福,國家纔會更強大。

他認爲,確保糧食安全,才能帶來政治、社會上的安定,面對美國關稅這個「大海嘯」,尤其臺、日、韓農業都屬小農,在國際貿易談判中容易被犧牲,未來可考慮攜手合作,減緩關稅對小農經濟的衝擊。韓國瑜期盼政府將資源聚焦於小農與勞工,並確保農業在國稅談判中不被犧牲。

媒體並詢問中華民國農會總幹事、農訓協會理事長張永成對於臺美關稅談判一事看法。他表示,臺灣是海島國家,應要糧食自主,盼關稅談判能維護尊重農業生產秩序,因爲農業秩序一旦因此被破壞,臺灣未來會連食安都遭遇很大問題,且一旦開放造成農業受影響,日後要再回復將會很困難,呼籲政府談判時對農業應要有所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