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堅持 美豬產地標示不得放寬
美國對臺灣對等關稅新稅率尚未出爐,傳出臺灣政府將開放進口美牛內臟及絞肉。圖爲在賣場內販售的美牛。(趙雙傑攝)
我國日前開放含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但要求餐廳業者、散裝、包裝業者應標示原產地,近日傳出臺美關稅談判恐怕會要求我放寬標示。消基會執行董事徐則鈺11日強調,「我們反對,相信政府也會反對」,不能因爲美國政府壓力交換全民福祉,如果開放,美方勢必會得寸進尺,要求我放寬更多措施。
臺北市長蔣萬安11日也指出,目前還不清楚中央政府跟美方談判過程,但還是希望政府能夠談到對臺灣最有利的條件。他強調,如果中央政府用進口美牛內臟、美豬萊劑殘值等項目作爲關稅談判條件,「還是要提醒中央政府,絕對不能犧牲人民食安、國民的健康,這是必須要堅持的原則。」
臺中市長盧秀燕說,關稅談判能否成功關係到國家經濟,也關係到物價漲跌等問題。政府在前線談判,國人應該團結,並予以祝福及力挺,成爲政府堅實的後盾。她直言,政府談判非常辛苦,對於談判的結果,應靜待佳音,這時不要有過多臆測或過早評斷好壞。
美國日前的《貿易障礙報告》指出,我國要求豬肉標示原產地、限制美國部分牛肉進口、馬鈴薯及稻米等,還有基因改造產品標示及禁入校園等,恐形成貿易壁壘。近日則傳出我方恐怕會用產地標示交換較低稅率。
徐則鈺指出,目前雖仍未定案,但消基會絕對反對放寬原產地標示,相信政府也會反對,不能因爲美國壓力交換全民福祉。至於開放牛內臟、牛絞肉等,他則希望政府明確告訴國人用這項開放交換什麼措施,不要再用一天要吃數公斤牛肉纔會超標等模糊說詞。
徐則鈺更擔心,若美豬放寬產地標示,美方勢必得寸進尺,進一步要求我開放更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