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智慧-掛牆餅與個人手中餅

什麼影響他最深?很多企業主都知道要強調「經營成果共享」,但是很多企業多半隻有宣示,沒有具體實踐,那就像是「掛牆餅」,口惠而實不至。圖/本報資料照片

餅掛在牆,想當然耳,那餅,肯定是用來裝飾的,不是用來吃的,不然誰會把餅掛在牆上呢?

金仁寶集團總裁許勝雄有一套「掛牆餅」與「個人手中餅」的理論。

在管理課題上,近來每個企業主爲了要讓員工共體時艱、或爲了凝聚員工的向心力,都會強調經營成果要共享的理念。然而,經營成果是要如何共享?

「掛牆餅」與「個人手中餅」的分別就在此,許勝雄說,很多企業主都知道要強調「經營成果共享」,但是很多企業多半隻有宣示,沒有具體實踐,他認爲那就像是「掛牆餅」,口惠而實不至。

真正的經營成果共享,是要具體實踐的,是要將牆上的餅,拿下來,成爲每個員工個人手中的餅。

企業經營成果共享的最理想境界,是所有的員工都能夠同等享有,但是,許勝雄坦言,實質上那是沒有辦法達到的境界。因爲一個企業的組成,有股東、有主管、還有基層員工,每個人因爲職掌而有不同的付出、以及承擔的風險也因而不同,進而決定了享有成果的多寡。

但是,許勝雄堅信,企業經營成果的共享,是追求企業永續經營應有的精神,透過機制的運作,即使餅分不到每個人的手中,即使每個分到手中的餅有大、有小,至少都可以吃得到芝麻、都知道芝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