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零食又怕胖?營養師:從「看標示」開始聰明吃

營養師王瓊嫣說,從小教會孩子健康吃的觀念很重要,像是課間肚子餓,就不要吃有夾心的餅乾、洋芋片等,海苔則是不錯的選擇。(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現代飲食選擇多元,爲了確保孩子們吃進營養與美味,王瓊嫣營養師規畫多元菜單及飲食教育,讓孩子們養成正確觀念。(王瓊嫣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選用在地當季食材料理營養午餐,是一大特色。(王瓊嫣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搭配節日推出的飲食教育也很受用。(王瓊嫣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臺南好吉歷」及節氣飲食教具,讓學生的營養午餐「吃得好也吃得懂時令」。(王瓊嫣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校園中常見有些學生體重過重,有的卻瘦巴巴,家長除擔心孩子過胖、過瘦外,還要煩惱身高矮人一截。營養師王瓊嫣說,從小教會孩子健康吃的觀念很重要,像是課間肚子餓,就不要吃有夾心的餅乾、洋芋片等,海苔則是不錯的選擇;另也教會學生看熱量、含糖等標示,「看多了,就知道要選無糖的來喝」。

一日三餐,說來簡單卻讓很多人傷透腦筋,家中有小孩的,更必須兼顧吃得營養與美味,但不少小孩喜歡零食更勝正餐,面對飲食選項多元且外送方便,不乏家庭用餐選擇以方便爲優先考量。王瓊嫣是臺南永康國小營養師,她強調,教會孩子「怎麼吃」,也能影響家人。

爲了讓學童愛上營養午餐,她費心規畫多元菜單,曾把臺南小吃擔仔麪、蝨目魚湯變身營養午餐,深獲好評;此外也應景端午節、中秋節、過年推特色料理,如中秋將文旦入菜,還附贈1顆蛋黃酥,教導如何「月圓人不圓」。端午節則以當季生產蓮子飯代替肉糉,相當有創意。

除了多元菜單結合飲食教育,她更爲一到六年級制定6大飲食主題,包括天天五蔬果、零食放大鏡、健康體位等,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學生也能從中慎選零食、飲料,避免過胖或營養不均。

她說,不少學生都有喝飲料習慣,就教導他們認識可樂、汽水等碳酸飲料以及市售手搖飲所含糖分、熱量爲何,引導學生選擇飲用避免造成身體負擔的飲料;同樣地,學生都愛吃零食,但很多零食非常NG,也要適時讓學生知道多吃無益。

最近配合教育局的「臺南好吉歷」及節氣飲食教具,學校也順勢推出「秋季特餐」菜單,集結黃豆炊飯、柚香魚柳、菱角排骨湯等,讓營養午餐不只「吃得飽」,更要「吃得好、吃得懂時令」,學童不只輕鬆學習飲食知能,也記住了當令季節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