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吃冰不怕胖!營養師曝「聰明吃冰術」 消暑又能顧健康

炎炎夏日,來碗剉冰或冰淇淋是不少人的消暑首選,烏日林新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林宜德提醒,可選清冰搭健康配料降低負擔,同時注意份量與保存衛生。(本報資料照片)

炎炎夏日,來碗剉冰或冰淇淋是不少人的消暑首選。不過,市面上冰品多樣,從冰棒、冰淇淋到淋上各式糖漿與配料的刨冰,不小心就讓讓血糖飆升、體重失控。烏日林新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林宜德提醒,冰品中常含高糖、高脂,想吃冰又顧健康,可以選清冰搭健康配料降低負擔,同時注意份量與保存衛生。

林宜德指出,常見冰品如冰淇淋、雪糕、剉冰等含高油脂和高糖分,冰淇淋和雪糕還有較高的乳脂肪。以冰淇淋爲例,兩球熱量約等於1碗半的白飯,而剉冰搭配的糖漿或是珍珠、芋圓等配料,都含有大量精緻糖,易導致血糖上升及熱量超標。此外,冰品也可能引起呼吸道收縮、頭痛、損傷心臟等問題,對過敏體質、體質虛弱或女性經期可能造成不良影響。

剉冰配料組合五花八門,林宜德建議「清冰搭配低糖、低脂的配料」。他指出,相較雪花冰磚使用奶粉、糖、玉米粉製成,清冰剉冰以純水爲基底,負擔較輕。配料如仙草、愛玉、蒟蒻、白木耳、豆花和新鮮水果等皆爲低糖、低脂的好選擇;紅豆、綠豆等乍看熱量高,但豆類有25%是蛋白質且富含膳食纖維與較多的維生素、礦物質,總熱量當中75%是碳水化合物,屬於低升糖指數的澱粉,可適量食用;花生雖碳水化合物含量不高,油脂卻相當高,須注意食用量。

至於珍珠、芋圓,都是高升糖的碳水化合物,糖漿類如草莓醬、百香果醬、巧克力醬、黑糖水及煉乳也幾乎都是含大量糖分、油脂及添加物,建議斟酌添加。

近年有不少標榜「健康冰品」的選擇,如天然水果冰棒、低糖優格冰淇淋等,林宜德說,這類產品有效減少熱量攝取,降低身體負擔,建議購買時關注營養成分,選擇天然、無添加的產品,並搭配水果、堅果等健康配料,適量食用。

林宜德提到,不論是包裝冰品或店內現做剉冰,民衆都應留意食品衛生狀況。冰品與配料若保存不當,容易造成微生物孳生,食用後可能引起腹瀉、嘔吐等。購買包裝冰品應檢查外包裝和標示是否完整,並儘速食用完畢或放入冰箱保存,在店家內用時則可觀察現場製作環境是否衛生、盛裝容器是否清潔、冰品原料有無加蓋、服務人員是否經常洗手等。

林宜德分享也分享「聰明吃冰原則」,可在家中自制水果冰沙,將各式新鮮水果如西瓜、奇異果、木瓜、芒果切塊,加入冰塊於果汁機中攪碎,便可喝到清涼解渴又營養的水果冰沙;也可以將新鮮水果製成果汁,凍於冷凍庫自制冰棒。如果想吃冰的話,建議將正餐主食攝取量減少,留點空間給冰品,或和家人、朋友共享,避免攝取過多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