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貸令全面收緊 專家揭「3原則、4步驟」保命

記者陳筱惠/臺中報導

受到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2024年9月後交屋的購屋人恐面臨貸款成數減少、交屋困難的窘境,多數建商會提前洽談數家銀行爭取貸款水位,不過,購屋人本身的貸款條件仍是關鍵所在。地政士也提醒維持3原則,包含提高自身財力證明、信用狀況、與銀行多互動。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63/放貸水位全滿!竹科工程師被裁還能貸? 內行:銀行「挑人下手」

▲受到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2024年9月後交屋的購屋人恐面臨貸款成數減少、交屋困難的窘境。(圖/記者陳筱惠攝)

貸款問題讓不少購屋族感到恐慌與困擾,近期也傳出預售屋合約簽訂2027年交屋,但開發商疑似想拼週轉,而加緊趕工,全案已進入對保階段,等於提早2年消費者就得面臨貸差問題。

臺中開發商聖揚機構經理陳永翔指出:「房市經過2023年7月與2024年9月兩波重大變革,手上已有預售屋的客戶面臨跨新舊法規,難免會有諸多疑問,特別是去年9月20日後實行的限貸令,限縮名下第2戶住宅貸款從最高6成降爲最高5成,且名下第二戶住宅將採全國歸戶計算。」

等於很多跨縣市購屋人從「首購」變成「第2戶」,從字面上定義就有3成的貸款差額。對此,地政士王儷霖提醒購屋人:「若是屬於夫妻已有第1戶住宅,採共同登記,一方爲借款人、另一方爲保人,購買第2戶時可改由沒有貸款方的配偶做借款人,仍可申請最高8成貸款,但無法享有寬限期。」

▲地政士提醒,交屋族想提高貸款可遵行「3大原則、4大步驟」。(圖/記者陳筱惠攝)

如果無法適用上述情形,央行對實際換屋需求者有鬆綁規定,如簽署切結書一年內出售舊屋,就不受第二戶限貸5成約束,如果沒有出售舊屋計劃,在2023年7月前購買的預售屋還可以換約轉售,購屋人在評估貸款條件後若決定放棄購買,也要向建設公司詢問換約最後期限,把握時間及時處理。

陳永翔說:「雖然2023年7月之後的預售屋禁止換約轉售,但可轉讓配偶、直系、二親等內旁系血親,不過已有部分建設公司在預售合約明定全面禁止轉售,沒有排除條款,提醒購屋人在簽訂合約時詳閱合約條文,以避免日後爭議。」

此外,隨着微型創業風潮盛行,許多小本經營的自營商往往未能妥善準備薪資證明,也缺乏完整的報稅資料。陳永翔特別提醒:「申請購屋貸款的關鍵在於借款人的自身條件,購屋者應有意識地提前規劃,儘可能提升自身的貸款條件。」

近期,也因貸款限制發生不少「轉彎申貸」,包含科目一「購置型房貸」貸不到,轉往科目四「週轉金」的方式,而科目四爲在拿已經現金付清、或是無貸款的房子當擔保品向銀行申請增貸,就有案例爲申請人申請科目ㄧ700萬元貸不過,但轉爲科目四轉增到1600萬元的極端案例,不過央行日前針對「不動產貸款風險加強管理」,對於「搬錢」行爲用於購屋將更嚴查。

王儷霖也在交屋教戰守則中,列出提高貸款條件的「3大原則、4大步驟」,包含提高自身財力證明、信用狀況、與銀行多互動。沒有固定薪轉、報稅資料的自由業、攤商要持續1年在目標銀行帳戶做存款入帳的資金紀錄。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63/放貸水位全滿!竹科工程師被裁還能貸? 內行:銀行「挑人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