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腸道傳染病高發,雲南疾控專家教你科學防護
炎炎夏日,擼串喝冰啤、啃冰鎮西瓜成了不少人的消暑選擇,但這個季節也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雲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急性傳染病防制所專家楊溪提醒:“別拿拉肚子不當回事,科學防護才能健康度夏。”
夏季健康的“隱形殺手”
楊溪介紹,腸道傳染病是一類以“糞—口”爲主要傳播途徑的疾病。病原體從感染者消化道排出後,又通過口腔感染健康人,就像搭了一趟“病從口入”的“消化道列車”。
常見的腸道傳染病可分爲以下幾類——
傳播途徑——
夏季高發的“幕後推手”——
楊溪提醒,當出現以下症狀時,可能已被腸道傳染病“盯上”:發熱(腋下體溫≥37.5℃),腹瀉(24小時內排便3次以上且糞便性狀改變),伴隨腹痛、噁心嘔吐、裡急後重感或皮疹等不適。
專家推薦
防護“五要原則”+三大行動
飲食衛生“五要”原則——
個人與環境衛生行動——
楊溪提醒:若身邊有腹瀉、嘔吐患者,需對其排泄物、嘔吐物及時消毒,並做好個人防護,避免交叉感染。此外,適當鍛鍊、均衡飲食(多攝入蛋白質、維生素),提高身體抵抗力,減少感染風險。
這些誤區千萬別踩
誤區1:腹瀉立即止瀉
誤區2:腹瀉時禁食
誤區3:所有腹瀉都用抗生素
誤區4:酒精可殺滅所有腸道病原體
誤區5:喝酸奶/吃益生菌能預防感染
楊溪提醒:夏季若出現持續腹瀉、發熱等症狀,切勿自行用藥,應及時就醫。牢記“吃熟食、喝開水、勤洗手”九字訣,科學防護,才能安心度夏!
開屏新聞記者 陶彥然
一審 朱婉琪
責任編輯 羅秋旭
責任校對 易科彥
主編 武熙智
終審 編委 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