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疾控中心發佈學生開學季四種常見傳染病預防指南
隨着新學期的到來,學生們重返校園,但同時也是各類傳染病容易傳播的“高危期”。人員密集的校園環境、季節交替的氣候變化以及學生免疫力較弱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感染風險。爲幫助家長和學生做好防護,黑龍江省疾控中心發佈開學季常見的4種傳染病及預防建議。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感染。潛伏期爲1—3天,患兒發病後1—7天均具有傳染性,病初2—3天傳染性最強。兒童流感的主要症狀爲發熱、咳嗽、咽喉痛、頭痛、畏寒等,部分患兒會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大年齡段患兒還會有肌肉疼痛、全身乏力等表現。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高度傳染性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分泌物傳播。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發病前2天到皮疹出現後5天都具有傳染性。兒童感染麻疹後主要症狀爲發熱、紅色斑丘疹,並伴有咳嗽、流涕、流淚、畏光、咽痛、全身乏力等。病後大多可獲得終身免疫。需要注意的是麻疹患兒可併發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少數合併心臟損害,如在出疹後2—5天再次發熱、頭疼、嗜睡、驚厥等症狀,應警惕麻疹腦炎。
諾如病毒是導致急性胃腸炎最主要的病原之一。主要通過接觸傳播以及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等引起傳播。由於諾如病毒顆粒很小,且僅需10—100個病毒就可致病,因此在幼兒園、學校等人羣集中的地方很容易引起暴發疫情。潛伏期多在12—48小時。兒童感染諾如病毒後,症狀以嘔吐爲主,腹瀉爲黃色稀水樣便,可伴有低熱、乏力、腹痛、頭痛以及肌肉痠痛等症狀。通常不會表現爲重症,但患兒可能出現脫水情況。
水痘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接觸皰疹液傳播。人感染水痘病毒後,經過大約2周的潛伏期後發病。多數兒童感染水痘後症狀輕微,表現爲髮際、顏面、軀幹、四肢皮膚以及黏膜上出現斑疹、丘疹、皰疹和結痂多種類型的皮疹,皮疹瘙癢明顯,可有發熱。與麻疹類似,水痘病後大多可獲得終身免疫,但部分患兒成年後潛伏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被激活後會導致帶狀皰疹的發生。
如何預防疾病?
專家建議,一是按時接種疫苗定時定期接種疫苗是預防大部分流行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可有效避免如流感、麻疹、水痘等傳染病的傳播。二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常通風,保清潔。生活規律,睡眠充足,飲食均衡,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增強自身免疫力。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物,避免着涼。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尤其是外出歸來和進食前一定要洗手,不用手揉眼睛和鼻子。注意公共衛生,不要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時遮掩口鼻,傳染性疾病流行時注意科學佩戴口罩。
專家提醒,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咳嗽、嘔吐、腹瀉等症狀,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接觸史,不帶病上課,並將患病信息和病情進展報告給班主任;學校、托幼機構發現聚集性病例,應立即報告疾控部門。(記者 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