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全面禁漁讓碧水“增值”
自2025年3月1日0時起,淅川縣丹江口水庫正式進入爲期半年的春季禁漁期。爲切實保護水庫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淅川縣在廣泛宣傳、提前介入,積極開展網、船回收等禁漁準備工作。
在香花鎮宋崗碼頭,淅川縣水產服務中心和庫區執法大隊組織工作人員深入漁民、商戶家中宣傳禁漁政策,逐字逐句解讀相關規定,詢問漁網、漁船回收進展。
“我感覺這個禁漁政策很好,因爲每年的三四月份正是魚的產卵繁殖期,這個時間段會有大量的魚會生長起來。剛好趁這段時間把漁船修修補補,還可以做點別的小生意。”香花鎮宋崗碼頭漁民趙波表示。
在入戶走訪的同時,縣水產服務中心還通過管理平臺、微信APP和廣播電視媒體等途徑發佈禁漁信息,提升禁漁政策知曉率。同時,利用智能信息平臺,對在編漁船位置進行實時查詢,精準掌握漁船狀態,規範漁船管理,強化水庫巡查,確保回收工作有序推進。此次禁漁包含常年禁漁區、常年禁釣區和一般禁漁區,一般禁漁區禁漁時間爲2025年3月1日0時至8月31日24時,爲期六個月。常年禁漁區:丹江口水庫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丹江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常年禁釣區:丹江口水庫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丹江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一般禁漁區:丹江口水庫常年禁漁區以外水域及全縣天然水域(2025年3月1日0時至8月31日24時)。
淅川縣水產服務中心副主任全政介紹,禁漁活動期間,水產服務中心將持續加大宣傳巡查力度,確保周邊漁民應知盡知。下一步,水產服務中心將持續開展增殖放流活動。保護生物多樣性,確保一庫清水永續北送。
據悉,淅川縣嚴格落實半年禁漁制度和重點水域禁捕工作要求,自2003年禁漁制度實施以來,已連續22年開展“春季禁漁”和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共放流各種魚類約4億尾。目前,庫區魚類達68種,種質資源多樣性提升,漁業資源持續向好,實現了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的雙贏局面。(來源:淅川縣委宣傳部 作者:李雪山 嚴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