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產地課40%關稅!美未更新定義 東南亞暫時鬆口氣

▲川普政府祭出40%重懲「洗產地」轉運商品,但知情人士透露,這項嚴厲措施暫不會立即執行。圖爲泰國曼谷港口 。(示意圖/路透)

記者詹雅婷/綜合報導

美國對等關稅7日正式上路,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稱,關稅收入正大幅增加,每月上看500億美元。與此同時,川普政府祭出40%重懲「洗產地」轉運商品,但3名東南亞知情人士透露,這項嚴厲措施暫不會立即執行,讓市場鬆一口氣。

路透報導,美方此次把矛頭直指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稱其協助中國商品洗產地之後輸美,規避直接從中國出口須面臨的高額關稅。依據川普的行政命令,一旦被判定是洗產地的產品將面臨40%額外關稅。

不過如今關鍵在於,美方尚未明確定義何謂「轉運」。依據美國現行指南,針對沒有和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包括東南亞國家)的商品,只要在某國曆經「實質轉型」便可標示產自該國,即便零件來自中國等其他國家。

部分東南亞官員已經告知出口商,現行規範依舊適用。消息人士稱,駐越南美國官員告訴商界,即使商品完全使用中國零件、僅在越南組裝,仍適用20%標準稅率。這實際上把轉運個案限於非法活動之中,例如僞造出口證明、非法取得文件等。

貿易顧問建議客戶「謹慎起見」,出口美國商品應至少含40%本土零件,以免未來遭到重懲。協力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福斯特(Marco Forster)直言,華府釋出嚇阻訊號,「如果供應鏈投機取巧,不會被視爲技術疏失,而是詐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