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3521%!美敲定對東南亞太陽能課重稅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20日確認,東南亞4國傾銷的太陽能設備對美國太陽能廠商造成傷害,代表美國課徵最高達3521%的關稅已成定局。畫面爲韓國韓華集團太陽能公司Qcells在美國喬治亞州的太陽能板工廠。(路透)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昨(20)日確認,東南亞4國傾銷的太陽能設備對美國太陽能廠商造成傷害,這代表美國對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太陽能產品課徵的關稅已成定局,當中柬埔寨將被課徵最高3521%關稅。

綜合路透等外媒報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3名委員昨日投票通過,認定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大量傾銷廉價太陽能設備,傷害、威脅到美國太陽能板生產商。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決定,是美國對東南亞太陽能產品關稅於6月生效的關鍵最終門檻,只有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確認,海外競爭對手接收不公平補貼或傾銷產品至美國市場,導致國內產業受到損害或威脅,美國商務部才能對海外企業課徵關稅。委員的贊成票,代表商務部將發佈命令,對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實施反補貼及反傾銷稅。

美國商務部經過1年調查後,發現東南亞4國部分太陽能廠商接受政府不公平補貼,並以低於成本的售價將商品出口至美國市場,商務部因而於4月對東南亞4國制定不同稅率,其中柬埔寨部分廠商面臨最高3521%關稅,越南的平均稅率爲396%,泰國爲375%,馬來西亞爲34%。

美國去年從東南亞4國進口總價值達129億美元(約新臺幣3890億元)的太陽能設備,佔太陽能設備總進口量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