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未訂洗產地新規 市場鬆口氣
美國近日宣佈將對「轉運商品」加徵40%關稅,3位東南亞知情人士透露,應該不會在新關稅上路後立即生效。圖爲貨船停泊港口。(路透)
美國近日宣佈將對「轉運商品」加徵40%關稅,3位東南亞知情人士透露,美方欲對這些「洗產地」商品實施更嚴厲的貿易懲罰,但預計不會在新關稅上路後立即生效。消息一出,市場暫鬆了口氣。而美國對印度出口品施加50%關稅後,印度準備反制,8日傳出暫停對美飛機與武器的採購計劃。
路透報導,包括越南、泰國在內的東南亞國家,因涉嫌幫助中國商品轉運至美國,而被白宮盯上。東南亞幾個最大經濟體,進口美國的商品目前被課徵19%關稅,但其中大部分關稅,已較先前的稅率大幅降低。
按美國海關指南現行規定,東南亞等未與華府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所輸出之商品,若其零件完全來自他國(例如中國),經過「實質轉型」,則可標示產自該國。
由於美國尚未就原產地規則或轉運含義作出新指南,一些東南亞官員告知出口商,現有規則仍適用。這實際上將轉運的案例限制在非法活動,例如使用僞造的出口證明或非法取得的文件。
貿易顧問指出,雖然相關規定仍模糊不清,但他們在美國新關稅上路前,就先以「安全起見」,建議客戶要讓出口到美國的產品,至少含40%本地製造成份。
專家認爲,美國總統川普6日宣佈半導體與晶片課徵100%關稅,對這些東南亞國家而言,恐嚴重衝擊晶片產業,進而讓它們靠攏中國。
香港城市大學國際貿易專家夏竹立指出,中國正悄悄地將自己定位爲更可預測的選擇,提供了清晰思路…而這樣的特質,恰恰吸引那些試圖保護自身經濟免受政策衝擊的東協領導人。
根據外電報導,印度官員透露,印度國防部長辛赫原本規畫近期訪美,宣佈對美採購案,品項包括史崔克戰車和標槍反戰車飛彈,以及未知數量的波音飛機,如今辛赫美國行已緊急喊停。此舉,估計會再度惹怒川普。
印度官員認爲,一旦印美釐清雙邊關稅及雙邊關係走向,印度仍可能推動這項國防採購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