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業觀察:順豐1月件量增速領跑;價格博弈或成全年焦點
2025年1月,快遞行業在春節錯期效應下呈現顯著分化。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自春運啓動(1月14日至2月18日)以來,全國快遞攬收量達155.49億件,同比增長29%;投遞量159.69億件,同比增長31.1%。企業層面,順豐控股以16.0%的件量增速領跑行業,申通、圓通、韻達分別實現11.8%、5.5%、2.9%的增速。與此同時,行業單票價格環比小幅回升,但同比仍承壓,市場競爭格局的潛在變化成爲焦點。
春節錯期推動件量高增,順豐直營模式顯韌性
行業需求韌性延續,直播電商驅動下沉紅利
儘管1月面臨春節假期影響,快遞行業仍延續了2024年的高增長趨勢。國家郵政局指出,直播電商的持續滲透推動了消費行爲的碎片化與下沉化,進一步釋放了快遞件量空間。尤其是在春節前後,生鮮年貨、跨境商品等品類需求增長明顯,支撐行業單量同比保持兩位數增長。
順豐增速領跑,申通逆襲韻達
1月順豐完成業務量13.30億件,同比增長16.0%,增速顯著高於通達系。其直營模式在春節期間的網絡穩定性、資源調度能力及綜合物流服務優勢,成爲關鍵驅動力。通達系中,申通以20.23億件的業務量首次反超韻達(20.13億件),增速達11.8%,延續了2024年的增長勢頭;圓通、韻達增速則相對溫和,分別爲5.5%和2.9%。短期看,春節錯期對通達系業務節奏的影響仍在消化中。
產能與網絡優化成競爭分水嶺
頭部企業持續加碼產能與網絡建設,進一步鞏固市場份額。例如,順豐通過中轉倉佈局縮短清關時間,提升東南亞市場服務能力;申通則憑藉近年來的產能擴張,縮小與韻達的差距。機構分析認爲,2025年行業件量增速或維持在10%-15%,但企業間的增速分化將取決於網絡效率與區域滲透能力。
單票價格環比企穩,中長期競爭格局存變數
單價同比承壓,環比小幅修復
1月行業價格競爭整體趨穩,單票收入環比普遍回升。順豐單票收入達15.61元,環比增長7.3%,主因高附加值業務佔比提升;通達系中,圓通、申通單價環比分別增長2.6%、2.0%,至2.35元、2.06元;韻達單價則微降0.5%至2.02元,同比降幅達11.0%。儘管環比改善,但價格同比下行趨勢未改,反映行業仍處於“以價換量”週期。
政策管控與龍頭策略博弈
當前行業價格已接近歷史底部,政策層面對低價競爭的常態化監管,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價格戰的烈度。但中通快遞在2024年三季度明確提出“重奪份額”目標,或預示頭部企業競爭策略轉向。興業證券等機構指出,2025年價格博弈強度或高於2024年,但將弱於2020年極端水平,良性競爭有望加速行業出清。
國際與供應鏈業務成新增長極
順豐1月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55.14億元,同比增長13.6%,其在東南亞市場的本土化佈局(如與外賣平臺“悟空海外”合作)逐步顯效。通達系亦加碼跨境物流,例如圓通在泰國、越南設立分公司,極兔憑藉東南亞市場實現2024年四季度包裹量62.5%的同比增長。機構認爲,國際業務與供應鏈解決方案能力,將成爲企業中長期分化的關鍵變量。
結語
2025年快遞行業的核心矛盾仍圍繞“量增”與“價穩”展開。短期看,春節錯期效應逐步消退後,需求韌性將支撐件量增長;中長期則需關注龍頭企業的份額爭奪策略與國際業務拓展進展。行業整體雖無系統性風險,但企業間的分化與格局重塑或進一步加劇。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