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行業觀察:3月價格上調博弈開啓;碳纖維結構分化顯現

近期非金屬新材料板塊呈現結構性波動,新材料指數週內跌幅0.5%,但仍跑贏滬深300指數1.8個百分點。細分領域中,碳纖維板塊逆勢上漲2%,而半導體材料、膜材料等子板塊表現承壓。市場關注焦點集中於3月光伏玻璃價格調漲動向及碳纖維行業階段性調整帶來的分化格局。

光伏玻璃:供需錯配支撐漲價,博弈進入關鍵期

短期供需矛盾催化價格上調

2月底,國內光伏玻璃企業啓動3月新單報價,以2.0mm鍍膜玻璃爲例,報價重心較前一週上調2元/平方米,漲幅與去年同期相當。儘管組件企業暫未簽訂新單,但玻璃企業基於成本壓力及市場預期,挺價意願明確。從供需層面看,2月國內玻璃產量約40GW,組件端產量維持35GW左右,玻璃庫存已開始去化;3月組件排產預期提升將進一步加劇供需錯配,爲價格上調提供基本面支撐。

企業聯合挺價與質量把控雙驅動

長期虧損壓力下,光伏玻璃企業聯合挺價動力增強。此外,前期因行業低價競爭導致的質量問題頻發,促使企業通過提價改善盈利空間,同時強化質量控制以維護市場口碑。當前,漲價的落地程度仍需觀察下游組件企業的接受度,雙方博弈或持續至3月中旬。

市場風格切換下的行業機會

隨着市場資金向低位板塊切換,光伏玻璃行業作爲新能源產業鏈中上游環節,其價格彈性或吸引資金關注。但需警惕產業鏈擴張過快導致的長期產能過剩風險,目前光伏玻璃短期價格波動更多反映階段性供需矛盾,而非需求端根本性改善。

碳纖維:階段性底部隱現,擴產潮加劇分化

T300大絲束進入價格磨底階段

當前T300大絲束碳纖維價格已逼近行業成本線,部分企業產能快速釋放加劇市場競爭,價格戰風險仍存。但原絲環節競爭格局相對集中,主要由吉林碳谷、上海石化等少數企業主導,其技術壁壘和產能控制能力較強,原絲價格下行空間有限。

T700領域龍頭優勢鞏固

在T700等高端應用領域,中復神鷹等頭部企業產能規模持續擴張,2.85萬噸產能(含在建3萬噸)進一步強化其市場地位。長期看,新能源領域需求增長及預浸料等新業務拓展,或爲企業提供增量空間。但由於行業整體擴產加速,2024年碳纖維價格下行導致多家企業淨利潤大幅下滑,未來需關注產能消化與新興應用場景的匹配度。

擴產潮下的風險與機遇並存

儘管碳纖維行業面臨階段性供需失衡,但企業擴產步伐未止。吉林碳谷年產15萬噸原絲項目接近完工,中復神鷹連雲港基地建設持續推進。行業普遍認爲,隨着成本下降帶動下游新興領域需求釋放,長期增長邏輯未變,但短期需警惕產能過剩對價格體系的衝擊。

(注: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僅基於公開信息分析行業動態。)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